我拧开那瓶“崇阳酒”,倒出瓶中的“玉露琼浆”来。奔腾的酒香飞扬开来,搅暖了那一方似静寂的空灵。
仰脖,一口下肚。我立刻感受到了一杯酒的温度。当然,这一切,都拜那瓶酒所赐。谢谢那瓶“崇阳”。
我喜欢在深夜写作。在浓黑的幕布笼罩下,我能切身感受到那文字的光辉,它刺破了禁锢的灵魂,肆意倾泻。我同样喜欢孤独,喜欢只有一杯辣酒陪伴我的时光。辛辣的白酒带给我辛辣的回味,我却用它来对照甜美。还是感谢那瓶装满“崇阳”的美酒吧。
我是一个地道的吴桥人。贫农是我的真实身份。草根文学爱好者是我在网络空间的代号。可是,越是底层的事物越发自内心的爱着它的那片天空。我试着把对家乡的爱都融入到了文字中去。
我的文字秀舞台就是吴桥文艺。这是一个公益性的文学刊物,我们小城唯一一份文学发烧友的原创地产。每个月的某个时间,它都不期然的绽放在小城的角角落落。它就象一朵浅淡却纯情的小花,抚慰着人们干渴的心灵。在浅酌朗诵间,作者和读者似乎都闻到了那缕清香,于是,共鸣开始了:吴桥文艺,好。
有电话打来了。一个陌生的号码。“你好,请问是沉香么?”电话那边很客气。
是啊,有什么事么?
是这样的,我是盛唐酒业的杨刚。我有件礼物想送给你。你到我这来吧。
哦?我纳闷了。杨刚我有数面之缘。在大集的当口看到他在古董市上挑过80年的硬币。对了,他还跟我评论过我在贴吧里的发言,说“写的入情入理”。我还曾去过他的店里买过崇阳酒,因为只有他那里比较全。
他找我干什么呢?
怀着种种疑问,我来到他的店前。他先给我递上来一杯酒来,原来,他们在搞崇阳酒的品鉴活动。面对热情的“崇阳”推荐人,我几乎冲口而出的疑问被一口醇香的美酒稀释下去。真香啊。真是一杯浓情美酒。
我几乎要忘了此行的目的。还是杨总把我从“崇阳”的回味中拉回到店里。“我看到你在文艺报上发表的文章了,就是这篇,《饮酒的变化》是吧。我这订的有这份报纸。我喜欢看上面的文章。读的时候,诶?我就看到这文章里提到了我的事情。我就想是谁写的啊。然后就打电话到文联去,张主席告诉了我,是你。我又把电话打到你那里。他们告诉了我你的手机号。”说着,他拿过两瓶酒来,递到我的手上。“兄弟,写的不错。我就是想送你一件礼物,希望你别嫌小。”他顿了顿,说:“希望能看到你更多的文章。”
我只有收下。因为这同样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由衷的心意啊。
这就是那两瓶“崇阳酒”的由来。它是裹挟着文艺的深情而来的。做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做一个有文艺品位的商人,吴桥文艺报真实的起到了人与文的纽带作用。现在,报纸和“崇阳”都在我的面前。就象两个知心的朋友,伴随着我。我还孤单么?
想到这,我欣慰的端起那杯酒来。还未入口,阑霭已是迷醉双眸。灵感,就在这一瞬间迸发。
这个春节,我将不孤单。因为有崇阳美酒相陪。
(文/刘耐刚)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