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光斗:“茅台经济学”怎么破题?
中国白酒网报道:茅台事实上的价格双轨制依旧我行我素。也许只有把权力还给看不见的“上帝之手”,承认茅台的奢侈品属性,让市场自动调节,才是茅台经济学题中应有之义。
茅台在当下中国不仅成为一种社会与经济现象,茅台经济学也应运而生。茅台成了经年累月持续性的热门大话题,涵盖产品、价格、供需、资本、投资、股价、金融、监管、调控、文化等多种经济要素。
特色的茅台经济学颠覆了传统经济学的很多共识。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有许多基础规律发挥作用,但在茅台面前,这些普通经济学规律却失效了。
实际上,现代经济发展证明,需求创造供给,供给也创造需求,看不见的“上帝之手”能够巧妙地平衡需求与供给,消除供求之间的不适应、不平衡现象,使供应与需求相互适应,相对一致,消除供求差异,将一切终结于供求平衡点。只是这种供求平衡点,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与再平衡中。
然而茅台却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常态。近年来,茅台的产能持续增长,据资料显示,2015年酒基酒产量达到3万多吨,2020年突破了5万吨,并将2021年的酒基酒产能目标定为5.53万吨,但对于需求旺盛的中国市场而言可能是杯水车薪。
巨大的供求失衡,直接导致了经销商的惜售、囤货与加价,再加上黄牛的炒作,茅台最后的市场成交价被不断推高。茅台作为白酒,本质上还是一种商品,但指导价与实际成交价的巨大价差,甚至催生了茅台黑市市场。为规避茅台厂家的监管,一些经销商在线下只卖熟客,在线上则以一些暗语代替。物以稀为贵,市场上能正常流通的茅台也越来越少。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