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一个秋天,我参加一个朋友聚会,坐在我对面是一位满脸书卷气的老者。我傍边的朋友悄声告诉我,说那位老者就是动乱时期署名醉汉“反标”的作者。
成都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恐怕都记得,动乱后期,成都街头一夜间出现了若干副相同的“反标”。“邓小平不倒,我倒。邓小平倒,我不倒。”署名为醉汉。公安机关如临大敌,又是深挖细查,又是发动群众,醉汉始终没有绳之以法。
这幅“反标”是歌颂邓小平的铁证。七二年,邓小平复出,辅助周总理处理国家政务。由于动乱,国民经济很糟糕,邓小平复出后,大刀阔斧一口气提出几个整顿。比如,工业要整顿,农业要整顿,教育要整顿,科学技术要整顿。
毋庸讳言,这些整顿还真的大见成效。其他的不说,老百姓的油盐柴米那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整顿的硕果。比如,整顿前,城市居民每月凭票供应二两白酒。整顿后,二两变为三两。醉汉意思是说,他喝二两不过瘾,喝三两就会醉。
时过境迁,那位满脸书卷气的老者不再忌讳尘封已久的疑团。写“反标”那时,他也是风华正茂的岁月,也不是一个醉汉。他之所以署名醉汉,不用醉鬼。是两者区别很大,醉汉可以说很豪气很男人。醉鬼则是胸无大志见酒可以叫亲妈的庸才。老者无不自豪地说,别看一句“反标”,那时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哦。
老者透露,其实,当时他喝三两简直小S,合格半斤八两也不会醉。他喝得最尽兴的是七五年下乡到崇庆县,喝的崇阳大曲。尽管事隔近半个世纪,老者提起崇阳大曲,眼里仍闪烁着兴奋的神情,他说,那酒地道,醇香味正,不杀喉不上头。
我说,你那时喝的崇阳大曲是国营崇庆县酒厂生产的,现在这个厂已经归属四川金盆地集团。
老者哦了一声,眼里流露出向往的兴奋。
我忙对我身边的朋友说,下周我们约起去崇州,喝崇阳大曲酒。末了,我调笑道,一定要把那老者请上,看他究竟是二两倒呢,还是三两倒?
(文/赖丽明)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