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崇庆中学初中部部分师生走进崇州AAA旅游景区“金盆地酒文化博览园”,零距离与酿酒工匠学习白酒酿酒知识,这里的酿酒车间已成为学生们学习课外知识,丰富课余生活的开放场所。
这次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崇州规模最大的酿酒企业,观摩酿酒的生产过程,其目的有三:
一是学习传统文化,向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工匠们了解非遗的价值;二是把书本知识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开来;三是培养学生认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内心深处爱祖国爱家乡,默默种下一粒种子,来日力争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
通过导游的现场讲述,将酿酒的每一道工序都牢记在心中,感受工人的付出和劳动的艰辛,让这些学生了解到许许多多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关于白酒起源的说法有以下几种:白酒起源于汉朝之说,是因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与白酒相关的汉朝青铜蒸馏器而认为白酒起源于汉朝。
白酒起源于唐朝之说,是由唐诗“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闻琥珀香”“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而来。
而据《宋史食货志》有关内容记载,表明北宋初期已有烧酒;支持白酒起源于南宋之说的,是1975年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经专家考证确认为用于白酒蒸馏的南宋铜制烧酒锅。
白酒起源于元朝一说,是根据明朝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但经考证,李时珍的记载与事实有较大出入。
以上诸多白酒起源的说法,即使按南宋开始计算,距今也有约1000年的历史。
要酿出好酒,最重要的要从水、粮、曲、窖等几个因素来看:水,是酒的“血”;粮,是酒的“肉”;曲,是酒之“骨”。学生们还了解到,位于崇州隆兴镇梁景村有个至今还在使用的古窖池,在这里生产的崇阳大曲是药香型白酒,这些知识是平时无法了解到的,既生动又有趣。
同学们还收获到一个重要知识点:就在今年的3月20日,考古专家在三星堆遗址中新发现了6个“祭祀坑”,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这些出土的陶器之中,酒具种类繁多。研究人员表示,酒具和大米同时发现,表明早在4500年前的三星堆时期古巴蜀人或许就已经会使用大米开始酿酒了。
有同学说:“以前只知道长辈们逢年过节都要喝酒,以为只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而已,还真没有想到从酿酒的过程到喝酒的礼仪,居然有这么多的学问,这堂校外实践课收获太大了!”
酒,
似水,味香,
慕诗客,爱豪侠,
五谷相容,糟香十里,
烈火然高温,蒸馏原浆液,
李白月夜诗饮,刘伶暮晨醉卧,
邀朋名呼食前列,会友礼于茶后行!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