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李组长第一次提着一瓶崇阳酒当伴手礼去送礼时,郑主任当月质量奖的奖金花没了。工匠李组长第二次提着崇阳酒,李组长结婚了,祟阳酒是他结婚喜宴用酒。然后李组长开始收藏祟阳酒,后来李组长经常用祟阳酒当伴手礼。
郑主任是工厂一个分厂第九生产车间的副主任。第九生产车间的正主付姓傅。郑主任有些人有时候叫他郑主任,有人些人有时候叫他郑副主任,有些人有时候叫他主任,有些人有时候叫他副主任。傅主任有些人有时候叫他傅主任,有些人有时候叫他正主任,有些人有时候叫他主任。什么么时候什么人叫他们什么主任,虽然有些复杂,但在傅主任隔壁办公室的刘办事员了解得比较清楚。
一天,有一个出差的任务需要布置,傅主任叫刘办事员通知车间的李组长和王组长来开会。李组长和王组长到达车间会议室时,郑副主任和傅正主任已坐在车间会议固定的位置上等待。傅主任示意两位组长坐下。
"请你们来有一件事需要布置一下,崇州的工厂需要派一位同志前去解决生产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你们商量一下,看谁过去合适。"傅主任首先开个头。傅主任端起眼前一个始终盖着盖子又高又瘦又黑的保温杯,拧开杯盖,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这次既要保证一位技术强的同志到崇州解决问题,又要确保我们自己的车间正常生产不受影响。"
在生产车间呆久的人,对于出差这差事,都是人人想争取的。特别是提到去崇州出差,人们脑海立刻出现这样的画面: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现代产业之城,山水田园、宜居宜业之城。谁都想来这样的地方出差。
每次提到出差事宜,就是职场人明争暗斗的时候,开会就是短兵相接的场所。然而,这种明争暗斗、短兵相接的场面,在会上,表现出来的是死亡般的安静,这死寂的表面,心中似有千军万马在奔跑。如高手用眼神、用气场过招,心中地动山摇、翻江倒海,既不要自己说,又能获得出差机会。这时郑主任动了动桌面一个始终没有盖盖专用的宽口大茶杯,大茶杯陶瓷与金属会议桌面擦碰的声音特别刺耳。
郑主任开始说:"这次出差任务很重要,又比较艰巨,当然家里的生产也很关键,我看由小李去出差。小王看有没有意见。"郑副主任转头向傅正主任:"傅主任决定。"
当二位高手斗得势均力敌,高度平衡,此时那怕有一根羽毛的力量,这种平衡立刻土崩瓦解。会议室内,靠近王组长的会议桌脚轻轻颤抖一下,不注意,轻微得让人觉察不出,会议桌脚与地板快速磨擦的声音,被从车间熔保炉大功率风机启动的噪音掩没了。出差由李组长去。会议结束了,李组长回到车间班组的脚步比来开会之前明显快多了。这双脚似乎可以在车间的地面画出云墙环护、曲径通幽、花木掩映、暗香浮动的罨画池美景。李组长的心已飞到崇州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快乐得好像喝上“中国最大的白酒原酒基地”生产的原生态祟阳美酒。
李组长,985理工科毕业,逻辑思维强,心思缜密、理性,注重理解,喜欢刨根问底,毕业四年,是九车间一个班组的组长。李组长指导和协调一个生产班组, 在车间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组的生产和日常管理工作,根据车间下达的生产任务和作业计划,安排好各岗位的生产任务。
李组长到达崇州工厂的生产车间。这是一条新建的生产线,铝合金金属在熔保炉内熔化成熔融的金属液体,经配料净化等工序,最后铸造成圆型铸棒。生产线上的许多员工都是新手。李组长认真查看生产线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充分。接下来,铸造线的主操按下启动按钮,铸造速度调到126毫米/分钟。看到速度表红色闪动的数字,李组长发现了问题所在。立即叫生产线的主操把速度调到112毫米/分钟,经过一个小时的铸造,最后检验产品合格。之前的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解决了。出差比较顺利,李组长就上街找一些伴手礼带回来。李组长知道郑主任会喝酒,而且喜欢白酒。
李组长在崇州逛了起来,走进位于崇州"天府优质粮油主产区"的隆兴镇梁景村,田间一派收割油菜小麦、栽插水稻秧苗的忙碌景象,村口镌刻着“川西酒村”字样的文化石和牌坊,盎然生机、相映成趣。李组长了解到, 崇阳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据相关资料考据,始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崇阳1886老窖池已有130余年历史,一直延用至今,是川西坝子上最古老的窖池群之一。
崇阳酒作为伴手礼是最好的选择。应该给郑主任带瓶崇阳酒。正是郑主任在千钧一发之际的相助,成就了他的这次出差。这次李组长出差是长途动车,铁路对坐动车携带酒的规定是:如果白酒度数高于50度,则上限为2瓶包装好的瓶装白酒。李组长带回了二瓶崇阳酒回来了。他是这样计划的,一瓶祟阳酒送给郑主任,一瓶送给自己的父亲。李组长在出差回来之前,已经给他的父亲通过电话,要带一瓶崇阳酒给父亲。父亲也是喜酒之人,特别是川酒,父亲是一个没去过四川的人,但对川酒的六金花、十朵小金花如数家珍。李组长在电话里特地介绍了崇阳酒,勾起他父亲的酒瘾,恨不得马上喝上一口,似乎可以从手机里听到吞咽口水的声音。
下动车转公交车,二瓶分别用二个外提袋装着的酒,并排地放在车上,可能是太兴奋,可能是公交车人太多了,下车时只提一瓶,到家才发现,立即返回到公交站点,却查不出下落。此时,李组长的心情失落、失望、忧郁。父亲看到李组长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的样子,安慰一下:"还有一瓶给郑主任送去。"李组长提着仅有的一瓶崇阳酒,在夜色下,往郑主任的家走去。经过小区一段林荫道,上楼到了郑主任的家门口。敲门开门说明来意。手中提着的酒准备递给郑主任。
"酒,作为礼物我不能收,现在纪委查得很严!"郑主任认真地说。
"但是酒我是要喝的。"郑主任补充道。
"小李,欢迎回来,这次出差任务完成得很好。有酒,好,我马上安排几个人为你接风洗尘,我请客。"郑主任高兴道。
几个电话下来,人马凑齐了。听说李组长出差带酒回来,大家都非常兴奋。大家落座开酒,一双双眼睛全部盯着开酒的人,一切话都是多余,只有对酒的期待心情,大家脑海是否在寻找一饮而尽、酣畅淋漓的感觉,是否在酝酿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情 ,是否在想象 杯光壶影、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酒酣耳热 的画面。郑主任拿起酒瓶,仔细地倒起酒,深怕酒往外漏掉一滴,这种情况只有以前仅有的一次和郑主任喝一瓶53度飞天茅台才出现。每人一杯。第一圈下来,所有的酒杯都见底了,大家意犹未尽,这时,李组长想起那瓶丢失的酒......
郑主任去买单,正好今天发了上个月的质量奖奖金,刚好够今晚买单的钱。李组长一瓶从崇州带回的祟阳酒,郑主任一个月的质量奖的奖金花没了。第二天车间早会前,大家还在讨论何时再干杯。
一个月后,崇州那边工厂的铸造生产线又传来产品质量问题的消息,上一次是铸锭内部问题,现在的情况是铸锭表现质量问题。考虑到李组长对那边的情况比较熟悉,于是车间又派李组长去崇州出差。这一次,李组长个人情况又有点特殊,李组长与未婚妻的婚期已很近了。但为了工作,李组长又买了前往崇州的车票。
在崇州车间生产线,李组长同样检查了铸前准备工作,这条新生产线,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员工的操作熟练程度提高了很多,准备工作的效率提高了,准备工作提前了很多。主操下机开铸,速度调到112毫米/分钟,李组长看了看前端铸出的铸锭表面质量出现冷隔,李组长似乎又感觉到什么,立即叫生产线的主操手把铸造速度调高到126毫米/分钟。稍后,铸出来的铸锭果然恢复了正常。生产线的陈主操就有点迷糊了,不解地问:"上一次,李组长来的时候,把速度由126毫米/分钟降为112毫米/分钟,你走后,按李组长的工艺参数生产,产品质量合格,只是最近陆续表面质量出现下降,这一次李组长 来了,把速度由112毫米/分钟提高为126毫米/分钟,产品质量又合格了。"
原来,这是一条新生产线,经过一个多月的生产,生产作员工的操作熟练程度提高了,开铸前准备工作时间短了,这样开铸前模盘预热的时间缩短,导致开铸后金属熔体温度偏度,所以提高铸造速度来弥补。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调整要随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及时调整。经过李组长这样一解释,陈主操顿悟开来,并对李组长念念有词"高手工匠"。
工匠是 一种精神,是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韩非子·定法》说:“夫匠者,手巧也……”可见手艺精巧是工匠的基本特征之一。"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从解决实际问题,李组长是一名工匠,有一股"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李组长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
又来崇州了,第一次喝崇阳酒的记忆还深深地印在脑海,文井江水美,崇阳老酒香。李组长婚期已近,酒席已订,但酒还没有确定,这次再来崇州,一定要把崇阳酒带回去作为自己的婚宴用酒,让自己的那班兄弟和车间领导放歌纵酒。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时间过去几年了,李组长开始收藏崇阳酒,崇阳酒越藏越香。打开陈年崇阳酒,一股佳酿陈香旋即从瓶口喷涌而出,满桌芬芳,沁入心脾,让人难以拒绝。李组长常常用崇阳酒当伴手礼。最近工匠李组长提升为车间作业工段的工段长。
文/林洪良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