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金盆地论酒》,是一个文友的引荐。和这位文友相处久了,他的古道热肠用崇阳酒作个比喻再恰当不过,好水好料好情怀的窖藏,时间越久越芬芳馥郁。
在《金盆地论酒》主编的朋友圈看到了许多关于崇阳酒文化的文章,大开了眼界,原来崇阳酒能够跻身中国八大万吨级白酒原酒生产基地,绝非偶然。
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话:位于川西酒村内的崇阳 1886 古窖池群落,是川西酒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百里田园农耕韵,古窖酒魂醉川西”的意境。崇阳1886古窖池群落,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由崇阳1886古窖池群落、崇阳1886酒道馆、集贤村三个部分组成。集非遗文化展示、酿酒藏酒、餐饮美食、乡村民宿等于一体,农业、酿酒、旅游三大产业在这里交融互动。这样一段文字介绍了崇阳酒的历史、布局,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一目了然,心生向往。
看了多篇《金盆地论酒》的文章,让人想起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格局 决定成败!这话其实不假。有什么样的格局,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成长 与收获。四川金盆地集团能做到企业与文化联姻,产品与历史融合,发展与时代挂钩就是企业中的佼佼者。
在《金盆地论酒》的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段话:“我们要把美酒敬赠那些为国抗战的勇士,包括著名革命英雄张露萍等千千万万的英勇烈士,我们把追思的情怀寄托在酒里,坚强的我们不流泪,让酒滴代替泪滴,让酒香缕缕传递我们的心香一瓣。在这个时候,我们记住了崇阳酒的味道。它带着丝丝的药香,粮食陈酿的清香,钻进我们的鼻息”。是的,崇阳酒已然是一个文化载体,从文章里能体会到崇阳酒就是一种力量、一种情怀和一种敬仰。
“父亲嗜酒,尤爱崇阳。母亲说,崇阳酒是父亲除了女儿之外的另一个命根子。”看到这样一句话,怎能不令人感动呢!人生有情、有酒、有文字,夫复何求。
而其中尤以易旭东先生所写的《崇阳酒三千年历史探秘》一文为最,把崇阳酒的起源、进化、发展、辉煌,以及其中经历的各种人物事件描述得详尽周到,百转千回,让人拍案叫绝,意犹未尽。
“清醠之美,始于耒耜”。酒,农业生产的附着物,农业经济的发达 与酿酒业的兴盛密不可分。百姓食不果腹,哪有余粮能用来酿酒?一句话就道出了酒的本质。
而“酒祖崇拜、业神祭祀”。“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尧酒代表着古人的物质生活,舜琴代表古人的精神生活。以及《说文解字》记载:“杜康始作秫酒”。仪狄发明酒醪,少康发明秫酒。杜康,又名少康,大禹的四代孙,夏朝的第六代天子。杜康的祖先“崇伯鲧”所在部落族民, 在崇地就已掌握酿酒方法,随大禹北上中原治水,将酿酒的基本技术从成都平原的崇州,带到北方夏禹部落的居住地——伊洛平原。“杜康造酒”与“苍颉制字”相提并论。这样的博闻广识在文章中比比皆是,让人读来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就像一杯杯崇阳酒韵味十足。
这样的好文章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金盆地论酒》让崇阳酒在文学殿堂里流光溢彩,让川西的青山绿水曲水流觞,以文字为载体,以酒之名,名扬海内外。
酒以文传,文以酒香。余刚董事长深知酒与历史人文的内在关联,酒企业要发展,酒品牌要打响,与文化联姻是一条康庄大道。于是在网络上创办了《金盆地论酒》平台,金盆地企业也因网络的神奇力量成为白酒行业的一个新传奇。
昔有华山论剑,今有金盆地论酒。
《金盆地论酒》从多角度多元素全方位展示四川金盆地集团的历史涵养,人文情怀,社会担当,企业文化,用各种文学形式点亮崇阳品牌的诗性光芒,不管是诗词歌赋小说评论书法绘画都是一坛坛醇厚浓香的崇阳酒,令人陶醉发人深省回味无穷而心驰神往。
《金盆地论酒》一书的付印,是金盆地集团又一次文化提升,酒以文名,文以酒香,企业文化联姻繁衍的崇阳酒文化,将成为酒文化长河中汹涌澎湃的力量。
书是好书酒是好酒,蒙先生错爱,信笔写下对《金盆地论酒》点滴印象和感触,是为序。
(作者简介:倪拥军,笔名松涛,江苏如东人,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有文字见于国内多家知名刊物,是《金盆地论酒》自媒体特约撰稿人,文字功力扎实,对酒文化有独到的见解,撰写了多篇有影响力的稿件。)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