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犁介绍,中国酒的出现,已经有着3000年以上的历史,并有文字记载为证。中国酒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唐宋时期以前的低度发酵酒阶段,明清时期的中度发酵酒阶段,以及当代的高度蒸馏酒阶段。
“中国白酒的真正普及,开始于从1970年代开始,在之前,发酵酒占比远远高于蒸馏酒。到1990年,中国白酒完成了消费普及,人民大众可以自由方便地买上各种白酒,是为低端白酒繁荣时代,经过1990年代,2000年代以及2010年代的三次消费大升级,中国白酒占据世界高端蒸馏酒(单只100美元)70%以上的份额,一枝独秀,无限繁荣”,铁犁对白酒行业的发展作如是分析。
中国白酒在社会经济交往中起着特殊作用。形成了“以白领为核心的社会和企业管理阶层,以私营业主、个体户、企业中产为核心的社会精英阶层,以成功商人、行政领导、社会贤达形成的高端消费人群四大消费群体”。这四大消费阶层,对应社会大众低端嗜好性白酒消费,白领管理阶层的聚会性消费,精英阶层的商务性消费,高端人群高端消费与大众高端礼品性消费,以及各阶层共有的社会婚喜寿宴社会应酬性消费等五大消费场景。目前,80后90后年轻群体的休闲性白酒消费市场正在形成之中。这构成中国白酒消费市场的全貌,也构成了目前世界上最繁荣的酒类产业。
在铁犁看来,中国白酒的繁荣发展,与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时代背景,以及东方文明的情感化消费特点高度相关。当前,白酒的嗜好性消费与社会商务应酬功能性消费是行业主体,分别占据数量消费与价值消费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1992年名酒价格放开,中国白酒开始了完全市场化的历程,沱牌五粮液等一批名酒企业最早开始走市场化探索,行业快速发展。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引发中国经济调整,进而引发中国白酒第一次大调整,经过2003-2012的黄金十年发展与2013-2016年的第二轮大调整,2017年开始,中国白酒进入第三轮发展周期,与整个宏观经济中速发展背景相左,本轮白酒产业价值链快速上移,空前繁荣,一业独靓,引发众人瞩目,也引来资本市场以及资本的最大关注。
这意味着,从狂飙猛进的非常态化的发展,白酒行业即将进入到一个完全成熟的常态化行业,回归到常态后,白酒将开始进入理性化的消费、理性化的销售、理性化的生产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上一轮行业的深度调整,自2016年行业复苏以来,消费端的结构与2012年行业深度调整相比已有所不同,高端消费成为本轮产业繁荣的最大亮点,高端白酒消费结构已经逐步从政务消费向个人消费和商务消费转变。目前,高端白酒的政务消费比例由占比四成降至一成以内,商务消费占比从四成提升至七成以上,而个人消费比重已在大幅上升。
事实上,进入2019年高端白酒更是延续了价量齐升的境况。五粮液、国窖1573、梦之蓝、青花郎、古井贡酒等高端产品宣布停货或涨价计划。
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的高端白酒量价齐升,给次高端及区域酒企的量价上升提供了空间,酒企纷纷涨价,不断占领次高端价格带,在酒业变局前夜提前占据高价带谋出路。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