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李强疲惫不堪的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他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酒味。 他在附近的砖厂拉砖头,一架板车拉出朝霞又拉走夕阳,驮着一家老小的生计,在春夏秋冬里栉风沐雨。
他刚进家门,阿黄就蹿到身边,在他腿边挤来挤去,二十七岁他,由于经年累月的劳累,鬓角已白发依稀,清癯的脸棱角分明,眼神疲乏却闪烁着执着。他走进房间,去看摇篮里的女儿,摇篮空着,丽丽呢?李强瞪大了眼睛,在家里找,把灶后床下,犄角旮旯都找了个遍,没有!李强的汗珠一下子就蹿了出来,他来到母亲的房间,一股酒味在房间弥漫。
李强问母亲,丽丽哪儿去了,是不是被阿姨接走了。母亲并不搭话,血红色的眼珠一轮,瞟了儿子一眼,一仰脖,一杯烈酒又喝了下去。李强急了,冲到母亲面前,大声说:“妈,你怎么喝酒了,丽丽呢?”“被,被我送,送掉了,也许她能遇到一个有钱人家,看,看好她的病,在我们家,拿,拿什么给她看病”,母亲喷着酒气,头发花白,眼睛惨红却黯淡无光,表情木然。
“妈,你怎么能这样啊!”李强大叫一声,“她是我女儿,您的孙女啊,妈”,李强一把夺过母亲的酒杯,抓住母亲的胳膊,颤抖着问,“妈,你把丽丽送哪儿去了,妈!她会死的妈”,母亲一把甩开他的手,也对他吼道,“她的病看得好吗?这几年,看了那么多医院,花了那么多钱,就差砸锅卖铁了。你看看我的白发,你再看看你自己,二十几岁的人,头发就白了。往后的日子 怎么过?丽丽就是个讨债鬼,你的老婆也因为日子过不下去跟人跑了,如果不把丽丽送走,你就要打一辈子光棍,我们李家就会断了香火,你父亲在阴间也会跺脚不得安宁,你让我日后有何脸面去见你早逝的父亲,你父亲临终前拉着你的手对我说,要让强儿健康长大娶妻生子延续李家香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把丽丽送掉,你还年轻,还能娶妻生子啊!要不然我死不瞑目”,母亲说着,又灌下一杯酒。“妈,你别喝了”李强抢过母亲的酒杯。“强儿,妈心里难过呀!”
李强腿一软,坐在地上,他拿起酒瓶灌了两口一把搂住母亲的一条腿,嘴唇颤抖,“妈,她是我女儿,离开我,她会死的,妈,你告诉我,你把丽丽送哪儿去了,妈”。母亲转过头去,不再说话,两行老泪从她满是沧桑的脸上,滑落。李强跪在地上给母亲叩头,“妈,妈你告诉我,丽丽送哪儿去了,妈!”母亲突然嚎啕大哭,“老头子啊,我该怎么办啊,老头子”。母亲哭着对李强说,“我也不管了,随便你吧,丽丽被我送到镇头顺发超市门口了,放在竹篮里”。李强一激灵,从地上爬起来,带着阿黄冲进黑沉沉的夜暮。
二
上海。
一家中医院神经专科病房里,丽丽站在窗前眺望,春天正浓,各种花儿开的噼里啪啦,鸟儿在树上呼朋引伴。丽丽穿着红色运动服,一条马尾辫跳动着青春的活力,光看背影就是一个健康活泼的美少女。李强坐在病床边,头发已经花白,完全不像40岁不到的人。脸色有些苍白,却干净清爽,神情淡然,他望着女儿的背影,眼睛里有光在闪动。
女儿已经十三岁,上五年级了,学习成绩还不错,这让李强很欣慰。十年前的那个晚上,在十几里路外的小镇的超市门前,抱回丽丽的时候,她正在篮子里哇哇哭着,他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两岁多的孩子在他怀里突然就不哭了,因为疾病有些变形的小眼睛紧盯着他的脸,变形的小嘴一咧,竟笑了起来。李强心里一痛,把脸贴在孩子的脸上,禁不住潸然泪下。
李强一脸坚定的对母亲说:妈,如果你再把丽丽送走,我也就离家出走,这一生你再也见不到你的儿子了。你能送走我的女儿,我也让你见不着你的儿子!母亲知道李强的脾气,说到做到,她坐在丈夫的坟前,给他倒上一杯酒,自己也倒一杯,喝下去,把丈夫的一杯倒在坟头,放声大哭:老头子啊,前世造孽啊,我们李家怎么出了这么一个败家子啊!自从这孩子出生,这些年来,强儿带她去了多少医院,花了多少钱啊,这个家快撑不住了,我该怎么办啊,老头子!看来老李家的香火要断了......
李强也喝酒了,那些无法诉说的艰难,生活的苦难只能融入一杯烈酒,他喝下酒的时候就喝下了苦难,他觉得酒在心里燃起火焰也燃起希望和力量!从此,李强对女儿更加上心。丽丽是个脑瘫儿,三岁了还不会走路,只能在地上爬。阳光明媚的日子他就背着女儿去干活,他拉着一车砖头,背着女儿,一步一步艰难的朝前走。两年来,他背着女儿到处求医问药,花尽了所有积蓄,一个做医生的亲戚告诉他,这种病看不好的,不要再花冤枉钱了。可他觉得女儿慢慢有好转的迹象,只要李强在家,丽丽就赖在他怀里,他早上带孩子起床穿衣服,洗脸刷牙,晚上给孩子洗澡换衣服洗衣服,有时孩子的大小便都在身上,他也抢着清洗,毫无怨言,别人直挑大拇指,他说,丽丽是我女儿,我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李强在家是又当爹又当妈,没钱了就去拉砖头,挣到钱了就背着丽丽去看病。一个脑瘫儿的平常生活有多麻烦有多艰难,李强最清楚,每天把孩子安排妥当,他就倒一杯烈酒,把一天的疲累和一粒粒花生米一起咽进肚里。
夜深人静时他疲惫不堪的倒在床上,也会长长的叹息,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可看着一旁熟睡的女儿,一种血肉亲情就弥漫开来,平时女儿口齿不清的叫一声爸爸,就能让他的心软了又软,甚至热泪盈眶。他知道这一生他一定要陪她走到底,无论有多艰辛。他也觉得对不起母亲,自从父亲走后,是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娶媳妇,可谁知道女儿是个脑瘫儿,母亲家里家外忙碌,还有帮带孩子,吃了很多苦,最让母亲担忧的是老李家的香火,那也是母亲在父亲的忌日喝得酩酊大醉哭天抹泪的原因。
他一门心思的扑在女儿身上,俗话说,久病成良医,这些年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地的大医院 ,他背着女儿跑了个遍,西医看了,手术也动了,中医也看了,也买了不少医书研究女儿的病,比对下来,他惊喜的发现,孩子的病情在好转,走路也不那么打摆了,说话也流畅多了。而且,他发现,对于脑瘫这种病,中医更有疗效,这就更让他有了信心,买来中草药,一顿一顿的煎 ,一天一天的熬,孩子也懂事,一碗碗的汤药喝下去,也不叫苦,他知道爸爸的心,知道爸爸的艰难,她会时常搂住爸爸的脸,使劲儿亲,直亲的李强眼眶潮湿直至哽咽:孩子,爸爸一定会牵着你走下去。
三
这一晃十二年过去了,李强从没有停下为女儿求医问药的脚步,一趟一趟的医院跑下来,他发现,针灸对脑瘫的康复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他还买来中医学书籍阅读研究,给女儿制定了一整套康复训练方案,每天早上定时起床,给女儿做康复理疗训练。他在网络上看到生榨土豆汁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益处,就买来榨汁机榨土豆汁,一天两顿给女儿喝,两个月下来,他发现,针灸理疗配合土豆汁,对女儿的病情有比较明显的帮助,一年下来,比对起来发现,女儿的症状正在好转,他对女儿的病情充满希望和信心。
他知道,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医学壁垒都有可能被攻破,这不,这个春天,他刚刚从网络上查到上海某中医院新发明了一种中医疗法,对脑瘫和一些神经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他兴奋的一把抱起了女儿,转了几圈,带着女儿去上海,病房里,丽丽站在窗前,一身红色运动服,一根马尾辫跳跃着青春的活力。李强走到窗前,牵起女儿的手,和丽丽一起看桃红柳绿,春暖花开。
李强倒一杯崇阳酒,就着一盘花生米,慢慢咀嚼人生的况味。这崇阳酒是他的一个外甥送给他的,外甥说是他的一个四川崇州的同事家里带过来的,是金盆地种酒文化节“种”出来的窖藏老酒,能喝去烦恼忧愁,“种”下希望,“种”出明天!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