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作为国粹历史悠久,自古中国就有酒文化的存在,不过在蒸馏酒被发明出来之前白酒的度数都低得可怜。这也是古人千杯不醉的秘诀,五分钟带你认识到白酒的前世今生。
历史上出现的最早记录仪狄造酒被认为是我国酿酒成型的源头,仪狄也被华夏民族尊为“酒祖”,是神州大地酒的创始人。《战国策·魏策》云:“昔者,帝女令仪狄造酒而美,帝饮而甘之。”更确认了禹王女儿令仪狄造酒的事实。
相传,远古时代,禹王女儿命令一个叫仪狄的人造酒献给禹王,以表达对父亲敬仰之情。仪狄领命后,以百花名草试验酿酒,均不得法,后受动物藏匿于树洞中的谷穗食物因受潮发酵成酒启发,复选上佳穗谷为原料,经反复发酵试验,终成美酒。仪狄将酒献给禹王后,备受赞赏。因仪狄造酒乃优选上好谷穗等作物所酿,被禹王赐名“穗皇酒”。《吕氏春秋》、《酒诰》等史书皆有“仪狄造酒”的表述。从史书考据,明确载明了仪狄是夏初禹皇时代人,是第一个将酿酒进行系统性工艺设定的人,被称为“酒祖”,当之无愧。仪狄所酿“穗皇酒”,也被人们称为“华夏第一酒”。而杜康虽在之后的文学作品中屡次出现,但却无从考据其所生存的年代,难以定论。像这种白酒的故事还有很多。
白酒的最大演化在元代,作为谷物发酵产生的液体,酒精的浓度一直是所有酿造者最头疼的问题,用谷物酿造出来酒不经过处理其度数不会高于10度,比啤酒的酒精含量高不了多少,也就是会出现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情况出现,蒸馏酒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目前较为统一的说法是我国的白酒起源于元代,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我国明代盛名医学家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元代盛名的食疗专家忽思慧作于1331年的《饮膳正要》中,就有有关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早在14世纪初,我国就有了蒸馏酒。但是否自创于元代,现有史料中都没有明确说明具体时间。
发展到现在中国酒文化的发展也是百花锦簇,能大致分为五个枝干1.酱香型2.清香型,3.浓香型 4.米香型, 5.老白干香型,其中酱香型白酒现在受到现代人追捧,价格也是居高不下,酱香型白酒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
酱酒的酿造一般需要时间的积淀,酒的酿造高质量的谷物,时间的积淀,还有酿酒人精确的把控都必不可少。适量喝酱香型白酒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且喝优质酱香型白酒不会出现上头、口干、头晕、头疼等症状。有活血化瘀,舒经通络、防冻驱寒的功效;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抗衰老的作用。当然酱酒虽好还需适量。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