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人公,本人也姓范,按范家族谱排起来,吴敬梓作家写《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的范进,就是范家庄人。按辈分排起来,得喊他三叔公。
说实话,范进三叔公,相貌平平,智商一般般,只是耐性极好,做一件事,像看蚂蚁进洞,也能守一个整天,看村里的野狗打架,也能守一个上午。
他20年30年,考取功名,考到胡子发白,也没有放弃,这成传几百年家喻户晓的故事,也算是名见经传之人,让范家人沾沾自喜。话又说回来,科举制度时代,这样酸穷秀才,不一心一意考取功名,这一辈子能做什么呢?
无论范进是运气好,缺牙巴咬住了虱子,还是主考官可怜他,考得腰弯背驼,一大把年纪,还是范进祖上积了阴德,让他这一年终于考取举人,都没必要争是非曲直。
话说这一天,范家庄走来一行官人,他们敲锣打鼓,为范进三叔公报喜:他考上了举人……其它大家都知道,就不重述。
话说这天晚上,范进三叔公,穿了从邻居借来的长绸缎衫,头戴瓜皮小帽, 捏着嘴上几根八字胡须,似笑非笑一副穷酸走进范姓家。
范姓的老爹老妈见进来的是新考取举人老爷,又是隔房亲戚,忙招呼他坐下。范姓老爹唤儿子:“你在呆鹅!还不快去给三叔公泡茶,泡好茶!”老爹又对他妻氏吆喝:“你这没有眼力女人!新中举范老爷,上门来看我们,是何等荣耀,是光宗耀祖!你还不快去厨房炒几个菜,把上好的酒拿来?我要为亲戚举人老爷,敬几杯酒!向他略表祝贺之心。”
范进大大咧咧坐下,一副爱理不理样,一旁人心里暗自发笑:范进昨天还是那副屌样,连杀猪的胡屠夫他老丈人,骂他扇他耳光,他屁都不敢放,今天刚中举人,就换了一副嘴脸,就在亲戚邻居面前拿大。范家同门也虚情假意对范进,说一些恭维和客套话。
好菜七八碟子,一壶老酒烫过上桌,推杯换盏,几杯酒下肚,范进有一些醉意,脸色由白发青,又过三个时辰,范家庄鸡公都叫了第二遍,范进还是没有离开意思。
范氏妻似乎看出,这尊神来意,忙拿眼色给她官人看。范本家避开范女挤眉弄眼的眼光,继续给范进倒满酒让菜。
范进也是醉意朦胧,睡意挂在脸上,眼皮快要搭在一起了,实在挨不过,才断断续续的说明了来意。
范进来,竞然出口要借500两银子!
这话一出,给范姓一家人吓了一跳,500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这钱借出去,多半是肉包子打狗。范氏打断了范进话,说:“我说范老爷!举人老爷!谁家都不容易,但是你是我们的亲戚,又刚中了举人,相帮您一下也是应该的。要不……你看,今晚上,我和当家,我们好生商量商量,把银子准备好,你明天好来拿,你老人家看可好?”范氏小心意意,陪着一副虚情假意笑脸。
范姓听明白了范氏话意,也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等范进走了之后,好好想一想,一家人合计合计,千万不能让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
范进无可奈何,欲说又止,不情愿的摸黑出门,回家去。
范进刚离开,范姓和范氏便吵开,老妈子说这钱,千万一定不能借。范姓大发雷霆:“你们女人真是头发长见识短!你要知道这是刚中举人的范老爷!他今后有多大前途,你知道吗?等他到时间升了官,发了财,区区500两银子,不过是小钱。有了这人情,有了这关系,有了这后门……今后不是就有我们鸡犬升天的时候了吗?”
范姓老者,象一个指挥千军万马将军,在腰上扠着双手,趾高气扬,好像是他中了举人一样,老谋深算说:“这银两不仅要借,还要翻倍的借,就借1000两给他,长痛不如短痛,等今后我们有求他的时候,他总抹不下这样的情,他总的不看僧面,看佛面,我们到时候,巴结他就容易了。到时间他搬下脚趾头,稍微那么拨划一下,几千上万的银子,我们就有了。“
范氏听说要借1000银元,心痛的慌,嚎哭大闹:“老天爷呀!这日子没法过了!1000两银,这么多钱啊!我的心肝宝贝钱啊!老不死的!你要我的老命了吗?”
范姓老者上去就跟老妈子两个嘴巴子:“别闹!你这败家的娘们儿!你这傻逼,这是我们几辈人、几十年发达的最好机会,巴结上这个新中举老爷,还会愁今后少了银子挣吗!别闹了!在闹,老子拿鞭子抽你!然后赶你回娘家休了你傻婆娘!你说这钱能不借吗?一来亲戚的大脸面抹不开,二来我们不是盼星星盼月亮,眼巴巴的盼望着一人得道,九犬升天吗?……”
第二天,范姓老者拿了红绸子包的1000两银元,上范进家去,把银两双手恭恭敬敬递给范进,范进一家人没有老者喝一口茶、没有喝一杯酒、没有吃一筷子的菜,就灰不溜秋回家。范姓老者千恩万谢借了1000两银,给范进,心里想着哪一天能借范进的光发财。
但是人世间就是这样,借钱的时候是儿子,债主去讨要的时候人家就成老子了,这1000两银元,从此后就成了范姓一家人心病,再也没有讨要回来。范氏有事无事的骂范姓老者:“老天有眼!这是上天在报应!你借钱时就没有安好心,你借钱的时候就心怀鬼胎,钱没有收回来,就是对你报应!”
范进当了官,发了财,更没有把范家庄这些穷亲戚放在眼里。范姓老者去找范进,讨要过几回钱,被破口大骂赶出门,再去要账,还被抓到堂上,打了三十威武棒。
范氏一语道破人间事,说得太好了,许多人借钱,一世抹不开所谓情面,二是心有企图,总是想沾点光,心怀叵测,发点财,结果鸡飞蛋打,偷鸡不着还蚀了一把米,各位看官,你们说对吗……
(文/蒋元顺)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