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返城时,母亲往后备箱里塞自己种的菜、自己养的鸡下的蛋。
忽然,母亲指着我穿的外套说:“瞧,这颗扣子的线松了。快!脱下来,娘进屋给你缝几针。”
母亲麻利地打开针线盒,戴上老花镜,挑出跟衣服颜色相近的线。她先穿好线,在线的一头打了一个小小的结,左手捏住衣服,右手拿针认真地缝了起来。针线在母亲的手中翻飞,那双粗大的手此刻显得灵巧无比。
待母亲收好针线,我情不自禁地摊开母亲的双手。她的手掌上布满了老茧,粗糙不堪,几乎看不清掌纹。
1977年,母亲与父亲结婚时,家里一穷二白,住着低矮的土坯房。父亲早年丧母,家里兄弟姐妹多,家中劳动力少,当时年年是生产队的“欠款户”。“没关系,日子会好的。
母亲没有任何怨言,而是用她那一双粗壮的手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
父亲有一手爷爷传下的木匠手艺,他被安排在生产队的木工房,做一些修补农具的活。母亲则在田间与土坷垃打交道,只要生产队有活干,一刻也不在家闲着。母亲劳动时不管多脏多累,即使感冒发烧了也要出全勤,当生产队的其他女同志因体力不支远远地落在男同志后面时,母亲则握紧手里的工具,和男劳力比谁干的活多。
母亲要强,不甘落后。弟弟出生刚过百天,正值生产队抢收麦子,母亲毫不犹豫地将弟弟交给年迈的爷爷照看,和生产队的壮劳力一同起早贪黑地泡在麦地里。镰刀如同长在了母亲的手上,只听得“刷刷”声响,片刻功夫,身后便倒下一片整齐的麦子。麦芒特别尖,母亲的胳膊上很快多了很多小红点。由于母亲怀孕生产久未参加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几天下来,一双原本就布满老茧的手被磨出了血泡。
回家后,母亲擀面时不小心将手掌上的一个血泡弄破,脓血淌出来,疼得她直咬牙。“好生活得靠劳动创造,生产队的劳动咱可是一次也不能误。”母亲惦记的是一家人的好光景。父亲眼中满是怜爱,他万万没想到,父辈曾一度在城里工作,有个幸福童年,长辈们小酌几杯的时候,躺在他们的怀里,被他们用筷子蘸几滴酒喝的母亲,能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时候忍受得了这种苦。
那次劳动中,母亲表现突出,甚至还打破男劳力的纪录。从此以后,母亲的手被生产队的同志们称作“男人的手”。而之后的日子里,母亲靠这双“男人的手”,让一大家人的生活有了着落,爷爷的名字彻底从“欠款户”的名单上消失。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父亲所在生产队的木工房也宣告解散。父亲开始与母亲一心一意打理自家的10亩地。在生产队时,母亲积累了很多务农经验,家里种的粮食亩产量在村里遥遥领先,种的瓜也比别人家的个头大、口感好,邻居直喊着要向母亲取经。
家里经济状况越来越好了,农闲时,父亲乐于喝几杯酒,陪在旁边的母亲也会举起酒杯,与父亲共叙过去岁月,畅想未来的好日子。虽然喝的是散打的不知名的酒,但是有酒喝,父母亲已经很知足。
母亲认为要想发家致富必须多条腿走路。农闲时节,她独自承揽了地里的活,让父亲腾出时间做一些木制小板凳和铁锹、镰刀等农具的木手柄走村串巷去卖。家里的院子大,母亲挽起裤腿和泥搬砖,同父亲一道盖了鸡舍,从县城购进优良鸡苗。
小鸡刚带回家怕冷,母亲在家中的土炕上腾出地方,垒好一个简陋的窝,用灯光为它们取暖。为了方便照顾小鸡,母亲坚持与小鸡睡在一个炕上,一晚上至少起来三次给小鸡喂水和粮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地照料它们。
为了养好鸡,从小连打针都怕的母亲硬是学会了给鸡打疫苗。母亲左手抓起一只小鸡,右手将装有疫苗的针管对准鸡的颈部扎进去,干脆而利落。去田间劳作前,母亲要给家中的200只鸡的食槽中添满饲料,水槽中加满水。结束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一进家门,母亲顾不得喝水,又要直奔鸡舍。
鸡终于下蛋了,为了多卖点钱,母亲向邻居借来小三轮车,吃力地蹬着将鸡蛋拉到离家十多里的镇上去卖。隔三天去一次,早上去晚上回。无论鸡蛋卖得好坏母亲都舍不得在镇上买饭吃,而是吃随身带的馒头和咸菜。有一次,母亲卖鸡蛋回来,带回一个红糖馅烧饼,一分为三给我们姐弟仨。我看到我的那份上面少了一小块,就问母亲。“娘买上的时候尝了一口,可香了。”母亲解释道。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忘记带馒头,实在饿得不行了才掰下来吃了一小口。
田里的庄稼种了一茬又一茬,小鸡换了一拨又一拨。几十年来,母亲不辞辛劳,用她那号称“男人的手”换来了家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子两度进行了翻新,盖起了宽敞明亮的二层楼,院子里铺了地面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家中酒柜里酒的品种和规格也晋了级,升了档。“金盆地”酒被摆在酒柜最显眼的位置,母亲说,家里的好日子离不开相依相伴的土地,逢年过节,喝“金盆地”最能代表她的心。
如今,60多岁的母亲依旧闲不住,和父亲承包了十多亩地种庄稼,继续用双手创造着幸福生活。与以往不同的是,她不光和家人喝“金盆地”,还买来“金盆地”送给亲朋好友喝。
母亲逢人便说,只要有一双爱劳动会劳动的手,就能将黄土地变成“金盆地”。
(文/王海燕)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