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酒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
黄老五有一个外号“黄一碗”,据说,他每次喝酒只喝一碗,多了不喝。他的喜欢喝酒成瘾,还有一个故事,说他出身在中秋节这一天,那时候,农村人多是自己做米酒,而且要在中秋节这一天出原浆酒,好敬天上的月亮神。
黄老五出生正好在中秋节,那时候人家都住土墙草屋,老黄家也不例外,而且是连房灶,就是灶台和房间在一间屋子里,当时老黄家正在蒸原浆米酒,正巧黄老五哇哇叫着来到这个世界,他第一口呼吸里就充满了酒香,所以他对酒香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感。
家里人多,且人人爱酒,蒸点米酒不够喝多久没了。老六老七神气活现,跟着别的孩子家去偷一口过过瘾,老二老五干不了这事儿,就给那些劳力单薄的人家干体力活,不要工资换一碗酒喝,而且只喝一碗,他知道人家的酒来之不易,一碗就好!“黄一碗”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
这一天,黄一碗帮人家挑麦捆子,乡间的小路长满了庄稼和野草,他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着,脚下一滑,人和麦担子一下子就倒了下去,好巧不巧,扁担一滑,跳起来揍到他的头上,一下子就把他揍晕倒地。花大嫂一看吓得在原地打转转,黄一碗是帮她家挑麦子的,这要有个好歹可不就完犊子了?
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有见多识广的, 出了一个主意,说黄一碗有一次晕倒,黄老七儿端了一碗米酒凑到他的鼻子下,嗨你猜怎么着,黄一碗吸到酒香,忽忽悠悠地醒了。是吗?花大嫂一听嗖的一声窜到了家里拎来一壶米酒,又嗖的一声窜到黄一碗身边,用酒凑到他的鼻子下,真管事儿,黄一碗忽忽悠悠地就醒过来,大家伙儿哄堂大笑,这米酒就是黄一碗的救命酒啊!
可他不仅打了头还摔了腰,黄一碗从地上愣是没爬起来,花大嫂央求众人用门板把他抬回家去,花大嫂一天三顿饭煮好了送给黄一碗吃,本来寻思黄一碗现在不能喝酒,可医生说,喝酒能止痛活血,可以喝,于是花大嫂又一壶酒一壶酒的拎过来伺候他,黄一碗喝了一口米酒,嘴巴张得老大。花大嫂一看慌了神儿:
“怎么,我做的米酒不好吃吗?”
“是太好吃了,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醇厚的酒。”
“那你以后就天天喝我做的酒”
“我又不可能天天帮你干活”黄一碗有些泄气。
“除了干活,你就不会干点别的?”花大嫂说这话的时候,脸红了又红。
“干点别的?”黄一碗有些困惑地看着花大嫂,花大嫂脸上又飘过一朵红霞。
黄一碗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又不傻,他看到花大嫂像两个圆瓜一样的胸脯子,赶紧闷头喝了一大口酒。
村里人说,黄一碗交了桃花运了,花大嫂的男人十几年前出去打工半路失踪了,到现在杳无音信。花大嫂一个人过得像一个苦行尼,村里有些花花肠子的经常半夜三更去敲她家的窗户,都被花大嫂骂走了。这一次便便看中了黄一碗,用她的话说,他人虽矮一些,可实诚肯干能吃苦,家里现在就差一个这样的男人。
有好心人和黄一碗一说,让他去提媒,黄一碗咬着嘴唇不吭也不哧,不置可否,来人不干了,指着他的鼻子就骂上了,你看你个熊样儿,人家花大嫂哪儿配不上你了,你就是一个打光棍儿的命,就凭你,能讨上媳妇我请人唱三天大戏,拿个镜子照照,你个坏大碗矮佬儿!来人气的不行,好心当成驴肝肺,呸,穷光棍儿!
黄一碗被骂得一愣一愣的。
花大嫂找到黄一碗,问他,“我配不上你吗?”
“你是鲜花,我就是一堆牛粪。”
“可我愿意插在你这牛粪上。”
“可你现在不能插,你是有主儿的鲜花,我和你男人是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的,他现在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我不能趁人之危。”黄一碗喝下了半碗米酒。“不过,你放心,从此你家的力气活儿我包了,我只要一碗你做的米酒。”黄一碗眼睛红红的似乎陷入了儿时的回忆。
后来,有人给花大嫂说媒,她都拒绝了,家里的力气活儿都是黄一碗帮她干,她必定给他烧几个菜,倒一碗自己做的米酒,黄一碗就喜欢她做的米酒,说没有人做的米酒比她的好喝。给他倒第二碗,他都拒绝,说我叫黄一碗,别坏了我一世的英名。
有一回,黄一碗帮花大嫂干活儿,吃饭的时候,花大嫂没有拿自己酿的米酒,而是拿来了一瓶崇阳酒,花大嫂笑着说,今天给你换一种酒,包你满意!是吗?今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黄一碗望着花大嫂有些不解。今天是中秋节,你不知道吗?花大嫂有些嗔怪地白了他一眼,今天也是你的生日呀。哦,黄一碗笑了,亏你还记得我的生日,我自己都忘了。
黄一碗打开瓶盖儿的一霎那,他信了,这崇阳酒的醇香浓厚与众不同,令人有种飘飘然的感觉,他赶紧倒了半碗,轻轻啜了一个,神仙也不外如此。花大嫂说,这酒是我的外甥带给我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当然要拿好酒给你喝,他说,喝酒不喝崇阳酒,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今天晚上,你喝了崇阳酒,就能听到嫦娥的说话了,哈哈哈,花大嫂说着笑了出来。
后来,广州公安局破获了一个大案,包括以前的一些旧案也浮出水面,原来,花大嫂的男人在广州被一个贩毒集团拉下水,在一次交易中内讧被乱枪打死,得到消息后,花大嫂哭天抹泪后也无可奈何。好在有黄一碗里里外外帮她扛着,一段时间之后,一切都恢复了原来的样子,黄一碗的心结也解开了,他请和尚做了佛事给花大嫂死去的前夫,这是一种乡俗,一家男人死了,后来的男人要给死去的人做佛事,以示致敬哀悼。黄一碗和花大嫂去领了证,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了。
黄七儿发达后,没有忘记弟兄们,有事没事就送崇阳酒回家,弟兄们也送些大米蔬菜啥的,一家人跑得挺热乎。黄一碗也成了黄一杯,为啥呢,他喝崇阳酒只喝一杯,说实话多了舍不得,这酒好喝,得慢慢喝。有了崇阳酒,家里的米酒也做的少了,论力道论醇香论回味,还是得说崇阳酒强了不少。
花大嫂曾经问他,我做的酒真的就那么好喝,他笑着挠挠头,其实主要是做酒的人好!
“米酒是我的旧爱呀,崇阳酒是我的新欢,一个是乡愁呀魂牵梦绕,一个是期盼呀唇齿留香……”黄老五喝了一杯花大嫂给他倒的崇阳酒,哦,现在应该叫黄五嫂了,今天是你的生日,黄五嫂倒一杯崇阳酒,弄了两小菜,黄老五靠在藤椅上,望着星空圆圆的月亮,哼着自己编的小曲儿。
这时不知道从哪里传来歌声:薄酒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