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儿身材修长,眉清目秀,尤其是那张与世无争的瓷玉似的小脸,人见人爱。珍儿气质风韵与众不同,是那时公认的校花,自然也是校园里众多男生心中的女神。
珍儿喜爱阅读,腹有诗书。那时候,学校有个蜀州文学社,我和她总会在社团活动中相聚。我们的文字也常常变成铅字,同时出现在校报上。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班,也没有形影不离,但在彼此心里,对方都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放着,就像珍藏版的崇阳酒一样,弥久愈醇。
记得临近期末时,也许是太忙,或许是为了锻炼我们的能力,教文选的郭老师进行了一次班与班之间的作文交换批阅尝试。当学习委员把一班的作文本发给我的时候,珍儿的名字就落入了我的眼眸。生平第一次像老师一样批阅作文,我是那么地激动和小心。珍儿娟秀漂亮的钢笔字和优美的文句,吸引着我一口气读完了她的习作。她的文字如涓涓细流,清新脱俗,读罢让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
隔着一层泛着墨香的纸,我仿佛看见一个撑着花雨伞的的女子,正从石板小径上慢慢走来。我生怕自己的稚拙,亵渎了那些生香的文字,于是,就小心翼翼揣摩字句,反复打腹稿,几经修改后,才完成了对她作文的批语。从小就对文字情有独钟的我,心里也因此多了几分忐忑,不知道自己的习作会花落谁家,不知道他会给我怎样的评语?在等待中煎熬了一周之后,作文本终于发下来了。
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那娟秀的字迹怎如此眼熟,莫非真的是她?我捂住自己怦怦跳的心口,翻到了最后,那一页诗意满满地书信体的评语下面的署名不是她是谁?我的作文真是珍儿批阅的!这个时候,我相信缘分了,缘分就是这样奇妙!我们的美好时光就如氤氲的崇阳酒香,唯美地开始弥漫起来!
那年寒假前夕,我专门买了两瓶崇阳洒,送给了珍儿老爸。
毕业之后,珍儿进了一家公司,我回到家乡的中学当了一名语文老师。我和珍儿的联系从未间断过。我们一周一封书信,鸿雁传书。在学校那棵老槐树下,在那间简陋的宿舍里,最美好的时光,就是静静地坐在书桌前,读珍儿的信,快乐着她的快乐,忧伤着她的忧伤。易安居士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摞沉甸甸的泛黄的信封,见证了我们从青春懵懂跌跌撞撞一路前行的爱情和追求。
我们相爱了。我敏感地觉察到,珍儿的心事如花儿的开落,时而欣喜,时而也会绽放一些淡淡的忧伤。那时候,酒,就成了慰藉我们起伏心事的良方。我和珍儿纸上相约,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隔着山山水水,举杯邀明月,互倾相思情。那时候,没有大型超市,更没有网购,喝的就是商店里最常见的崇阳酒,不到十块钱一瓶。就是这年的七夕,我去了珍儿那里,在一家小酒馆,我俩举杯对饮,聊校园时光,也聊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一个空酒瓶“哐”的一声,完美谢幕的时候,她面若桃花,我脸红耳赤……醉了,我们都醉了!我们都真醉了!!
每年的七夕,我们总要约上一次(也不只是七夕),这时候,没有柴米油盐,只有风花雪月。相聚时刻,一杯崇阳,几个小菜,无拘无束,足以让人留恋不已,难以忘怀。崇阳酒让我们卸下伪装,抒最纯的情感,做最真的自己,让身体和灵魂同时行走在路上,寄情山水之间,放浪形骸之外,荡舟碧波,乐而忘返。就这样,一路走来,我们已经成了彼此生命的一部分,崇阳酒这个不离不弃的朋友,见证了我和珍儿最幸福的高光时刻。
每天喝杯崇阳酒,早已成了习惯。当我拿出一瓶崇阳,倒入酒杯,慢慢摇晃,举杯细品,馥郁的醇香,微微的芬芳,让人唇齿留香,浮躁的心也随之安详宁静。
七夕又至,蓝天白云,秀山碧水,绿树拱桥,别有风姿。在这个夏天,仿佛所有的炎热和浮躁都被关在了门外。我和珍儿倚在在清凉凉的水边,看一尾尾小鱼悠闲地嬉戏;坐在椅子上,细数从树梢淋下来的斑驳阳光,看一枚轻飘飘地落叶在空中飞舞……就这样静静地享受着慢下来的时光!
七夕之夜,繁星满天,弯月如钩。院子里的葡萄架旁,我和珍儿望着天上的云朵,品着酒,聊着天。
当上弦月隐入一朵棉花般的白云时,微醺的妻子趴在饭桌上睡着了。我抱起身上散发着淡淡酒香的妻子,轻轻放到床上,再回到院子里,将瓶里剩下的崇阳酒一饮而尽:珍儿呀,我们何其有幸,从校服到婚纱,从春天到冬天,你一直都在,我们的初心一直都在。
我痴痴地,举首望天,想吟诗,想画画,又想大声唱一首歌……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