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六年,仿佛回首间,又仿佛山重水复,仿佛春天回望一粒种子,回望一粒种子发芽破土的惊喜和等待。
六年前,当孩子们刚刚迈入成都玉林附小,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是充满了稚气未脱的好奇和惴惴,但是今天一个个都成长为健康、友善、乐学、尚美的阳光少年,正在阳光雨露的温暖滋润下把梦想嫁接在时光的枝干上,踩在老师们的肩膀上,用好奇和惊喜吸纳阳光的温暖风雨的力量,昂然向上。
冬去春来,在燕子剪开蛙鸣的季节,成都玉林附小六年级的学生们快要小学毕业了,再过不了多久就将升入初中开始新的学业。
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一堂生动有趣的社会实践雅趣课程铭记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情谊,尤其重要的是领悟播种生长与收获之间的辩证关系,玉林附小的老师们,颇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匠心独运,他们把孩子们从抽象枯燥的理论教育解脱出来,带领学生们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课外活动,教育孩子们,让他们懂得成长其实就是一棵树的高大挺拔,也是一坛酒的醇厚浓香。
成都玉林附小的孩子们来了,同样也是源于同一个愿望,崇州蜀南小学的孩子们也来了,相信更多的学校也会来,因为成长如同种酒,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四川金盆地集团,这里不仅仅是一种酒香,更是一种智慧,一种文化的沉淀,一种关于播种希望的实践与理论的窖藏与发酵,酒香来源于粮食,粮食源于土地,来源于一首唐诗滴落的汗水与艰辛。
这就是诗酒文化的来源与远方,所有的文化其实都来源于土地和阳光,所以不管是小草的顽强大树的挺拔花开的明媚,还是诗歌的含蓄内敛酒的冰火两重天却又水火相容,还是画的虚写实绘,都是时间的根须抓住土地的情怀,破土发芽拔节,开花结果。
文化是相通的,学习的文化,成长的文化,酿酒的文化,其实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老师们深谙此道,于是就带领即将毕业的孩子们到金盆地酒业实地参观学习,看一粒粮食到一滴酒的全部过程,自己动手切身感受领悟成长之道。
告诉孩子们,成长其实就是酿酒,必须经过选择、浸泡、初蒸、焖粮、复蒸、摊凉、下曲、培菌、发酵、蒸酒等等,一个步骤也不能少,成长是脚踏实地的认真,只有窖池里粮食和水的态度才能接得住。
这也许是他们人生第一次走进如此气势恢宏的白酒生产车间,观摩酿酒的整个生产流程,同时也打开了一扇认知的窗户,不久的将来,他们就会知道,人生如酒,酒如人生,酿酒是成长,喝酒是成熟是懂得。
十几岁的年纪是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成长的季节,玉林小学的老师们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2018年春天种下的酒。那一年,孩子们刚刚跨入校园,就像一粒种子种进土地的怀抱,也像一坛崇阳酒种进土地的厚德载物种进时光的深度。
六年来,孩子们和种子一起生长和崇阳酒一起窖藏发酵,于是就有了成熟的高度和成功的厚度。在不久的将来,当他们能喝下了酒,说明长大了,当他们能喝懂了酒,说明他们成熟了,酒的苦与力量就是人生的苦乐年华。
在老师和企业员工的带领下,孩子们种下了属于自己的一坛酒,今天他们种下的不仅仅是一坛美酒,它也是一份友情,和母校的情谊,和老师的情谊,和同学之间的情谊。他们种下的更是一颗善良的、自信的、阳光的、美好的种子,在以后人生的旅程中,这颗善良智慧的种子会开花结果 。
他们用寄语种下希望种下明天,种下二十年后送给自己的掌声。二十年以后,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历经了风雨人生,都懂得了酒的涵义和价值,当你们再一次来到这里,共同开启这坛友谊之酒、诚信之酒、善良之酒,开启美好的未来,“干杯!”,是成长中的激情澎湃,是成长后的感激和懂得,是对来路的回望和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向往,更是对山高路远的从容不迫和豪情满怀!
井水老师的一句话:“把希望装进时间的酒坛,让理想在金盆地生根发芽……”感觉特别地情景交融,就像崇阳酒香飘出崇州,飘出川西坝子,飘向五湖四海,人生如酒也是一场诗与远方的跋涉与追寻……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