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联”好景,好景“酿”好酒。9月9日中午,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的重要子活动之一,贵州省酒旅联动促销费活动正式启动。为推进酒旅融合,本届酒博会还将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推介贵州酒旅融合精品旅游线路、酒旅融合景区、酒旅文创产品,开展“酒博+旅游”系列活动,助力贵州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也预示着贵州酒旅融合发展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融合的背后是发展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都将饮酒之乐与游山玩水之乐融合在一起,追求着饮用需求与精神享受的高度统一,这其中也暗示着酒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去年12月,三亚海棠湾茅台度假村正式开业,这是茅台集团首个滨海酒旅融合项目,其中包含了许多的茅台IP元素和产品。近日,茅台集团再出“大招”,青岩古镇、黄果树景区、丹寨万达小镇等贵州知名景区、度假区都出现了“茅台驿站”,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打卡。记者从酒旅联动促销费活动上获悉,这是茅台集团携手省文旅厅开展的专项活动,旨在将美酒与美景结合,以酒文旅促进旅游消费,目前已与省内12家知名景区达成合作。
近年来,以茅台为代表的酒企正在不断扩大酒旅经济蓝图。与茅台酒产区一衣带水的习水县跻身全国白酒七大主产区后,把白酒产业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首位产业,确立了“酒旅并举·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在日前推出的“贵州省第二批酒旅融合景区”中,习水县宋窖博物馆旅游景区便在其中。在酒博会现场,该博物馆馆长邹德生向记者说道:“酒旅融合是中国酒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发展酒旅融合,不但可以互相拓展产区内的发展空间,也可以进行资源的互相借力与整合,帮助酒企实现寻找业绩增长新突破口的需求。”
无论是茅台集团旅游业的布局,还是其他白酒产区借助自身资源开展酒旅融合项目,“白酒+旅游”似乎早已成为业内发展共识,酒企和政府都在倾力推进酒旅一体的规划设计等全产业链。
记者还了解到,本届酒博会策划了5条酒旅融合旅游线路,有机整合了贵州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的酱酒文化,涵盖了黄果树、荔波小七孔等贵州经典景区景点,以及宋窖博物馆旅游景区、匀酒景区等酒旅融合景区景点,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以邹德生所言看来,本次策划的涉酒风景线规划,也是政府推动酒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酒旅融合,其势已成、势不可挡。业内专家认为,酒旅融合是值得深耕的巨大的行业赛道,是酒业内生良性发展的必须。从酒企和政府的频频动作来看,酒旅业态的良性发展势必会释放更大的品牌价值和经济价值。
数据的内涵是趋势
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白酒企业面临深度变革期,贵州作为传统旅游大省以及酱香白酒的发源地,酒旅融合是酒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有“贵阳窗口”之称的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已将贵州“酱酒文化”及“旅游文化”联动起来,在经济区形成一个以酱酒的“品、鉴、展、销”为核心、文化旅游为辅助的产业集群。不久前,在这里举办的多彩贵州美酒黔行者计划全球启动大会上,主办方介绍,贵州每天从龙洞堡国际机场出去的产品中,有近20%是酱酒。
在酒旅融合蓬勃发展的背后,是旅游行业的井喷式复苏。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贵州旅游累计接待游客3.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00.93亿元。“五一”假期,仅仅5天时间,作为酱酒主产区的仁怀市就累计接待游客56.28万人次,直接旅游综合收入达3.26亿元,间接拉动区域旅游消费32亿元,旅游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今年6月,贵州发布2023多彩贵州夏季避暑旅游优惠政策,推出“两免两减半”优惠活动,邀请全国人民到贵州避暑旅游。就在优惠发布的当月,端午节期间,贵州省景区订单量同比增长525%。其中,仅仁怀市茅台古镇景区游客接待量就达4.9万人次,加之仁怀市发放5000万元文旅消费券,让广大游客享受实惠。
在酒博会现场,深耕白酒产业20余年的遵义经销商左翼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终端市场动销不畅,导致部分酒企面临终端压货、渠道库存高等问题。酒旅融合则为酒企提供了新消费场景,能够通过结合旅游业精准获取目标客户,从而提升产品销量,因此,成为众多酒企谋求第二增长点的途径之一。
在酒博会5号展厅酱香核心产区馆,茅台镇天长帝酒厂总经理余洪对酒旅融合感触颇深,他说:“我们厂专门为旅游景区打造了一款白酒,目前与青岩古镇、黄果树景区等众多景区都有合作,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通过旅游销售出去的产品占到了我们销售额的30%,而随着旅游业的爆发式增长,这个占比还将不断扩大。”
当下,贵州“旅游热”形成爆发式增长,成为了酒旅融合发展的新风口和契机。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置身于黔山秀水的醉美生态,感受千年酒韵历史,领略让人津津乐道的“高山流水”等酒文化。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经济复苏带动旅游行业发展为酒旅融合提供了客源保障,未来酒旅融合也将乘着这股东风,不断提升经济效益。
产业的前方是机遇
一般而言,比较成熟的酒旅模式主要是以厂区观光、酒文化展馆增识、传统或现代酿造技术领略、酒文化遗迹探源、购物区消费作为旅游卖点吸引消费者参与,从而以互动、传播、消费三个方面来传递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的美誉度,最终为企业带来稳定的利润增长点。
但近年来,随着销售逐渐由渠道端向消费者端转移,因此消费者更为重视体验营销,其中酒旅融合便是企业营销升级的方式之一,此外酒旅融合也是品质推广、消费者口感培育的重要形式。记者从本届酒博会上获悉,为促进酒旅融合联动发展,会展期间还将开展10场酒旅融合体验活动,包括酱香白酒品鉴、酒文化展示、茅台冰淇淋品鉴、文创产品展示展销、酿酒工艺宣传展示、舞蹈演艺等一系列活动。
而本届酒博会展示的主要内容也涵盖了酒产业旅游在内的酒类全产业链展览展示,通过充分突出“汇聚全球佳酿,共创美好生活”的主题,打造一站式展览、采购、交易合作平台,促进酒业实现“百花齐放”。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酒博会线上线下展览展示共吸引了国内外3000余家企业参展。这一切的背后都蕴含着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的平台魅力以及贵州白酒未来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提出,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那么,贵州的优势究竟在哪?高质量白酒的酿造离不开地质、气候、水源、土壤等条件俱佳的自然和谐环境,而正是贵州拥有的这些独特自然资源与贵州工匠代代相传的继承发展,才有了如今的“酱酒王国”。
依托发源优势、品质优势、人才优势,以及高屋建瓴的政策加持,贵州白酒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贵州省紧扣新国发2号文件,将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并明确目标:到2025年和2030年,规模以上企业酱香型白酒产量分别达到60万千升和80万千升,全面建成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成为引领白酒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近年来,贵州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把酱香白酒作为贵州工业第一产业,高位推动加快发展。可以说,贵州从地方立法、产业政策、产区保护、产业规划、企业培育、资本引导等方面完善产业顶层设计,正大跨步加快世界酱香白酒产业集聚区建设,加速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行业人士认为,在酒旅融合的背景下,贵州白酒从未像今天一样,机会之显著、规模之宏大、战略之坚决。贵州白酒正迎来历史最大的一次投资机会,其背后,正是酱香的崛起和高品质白酒产业集群的崛起。(记者 李佳旭)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