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巴算了算账:养蜜蜂、种土豆、花椒等收入约1.5万元,国家各类补助补偿超过9000元,去年家庭纯收入一共超过3万元。
“早就想搬下来了。”扎巴之前住的村子海拔3000多米,有地质灾害风险,经常缺水,出村靠一条便道。一家9口人住着土木结构的房子,人畜混居。当年,许多羊拉人生活在山上,增收产业培育难,脱贫难度大。
2012年,时任乡长的立青农布坐着摩托车,冒着塌方、落石等危险,逐村逐户动员,协调土地和产业项目。几年里,他推动8个村民小组120多户搬迁,培育了蜜蜂、花椒等产业,村民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实现“挪穷窝、改穷业、换穷貌、拔穷根”。
以前,通往羊拉的公路被称为“天路”,交通闭塞,成为制约发展的主因。
要致富,先修路。立青农布立志打破交通“死角”状态。通过近八年的努力,羊拉乡新增乡村公路近200公里,52个村民小组组组通公路。家家户户都通了电,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奉献云端:做为民的践行者
2011年3月初,立青农布背上行囊,到羊拉任职。在积雪覆盖的土路上,他们走走停停,不断清理路面,颠簸了两天才到乡政府驻地。极度偏远之地的艰苦,实实在在地摆在他面前。
“如果人留不住,就发展不起来。”立青农布说,不能有到羊拉“镀金”的想法,这里的乡亲需要守候。当晚,立青农布在床上辗转反侧,思考着羊拉的未来。他打定主意,要把羊拉当成自己的家,努力在这里干点事情。
“只要村民发展好了,我就知足了。”这是坚守在羊拉的立青农布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但对家人而言,他常感愧疚。
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每年陪伴身在农村的父母不到3天……立青农布一家三口分居三处,妻子在香格里拉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儿子在上学。妻子儿子2013年来到羊拉看望他,第二天孩子就悄悄跟立青农布说:“爸爸,不要在这里了,回去吧。”孩子的话没动摇他的决心,他依然坚守在这方土地上。
(记者王长山、杨静)新华社昆明电
王朝云讲云南故事工作室 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