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指导相关部门召开民主生活会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志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唯恐积“怨”,唯恐设“障”,唯恐有“难”,导致抹不开面子,讲问题不痛不痒,批评人缺少“火药味”,不敢于、不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现象普遍存在。(来源于:共产党员网)
众所周知,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批评让我们明是非、辩正误、知不足,自我批评则是让党员领导干部自我分析、自我剖析、自我研究自身的优缺点。笔者认为,党员干部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把双刃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隔靴搔痒不如一针见血。广大党员同志要切实做到敢于直言,坦诚相言,直奔问题,剖析根源,真正见筋见骨、见人见事、见短见丑。
工作中同志间互相批评,指出问题,是帮助他人更好地改进不足。但在召开民主生活会中,有的党员奉行“好人主义”思想,在提批评意见时,怕得罪人,批评轻描淡写、避重就轻,对他人缺点和错误视而不见,任其发展,滋生了开展相互批评的形式主义。
要让民主生活会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相互批评就要敢于“亮剑”,“真刀真枪”地把问题谈开,把不足讲透,做到“真敢批评”“讲到要害”“动了真格”。只有在开展批评时敢于动真碰硬,不遮不掩、见筋见骨,不回避矛盾,勇于指出问题,才能让我们在各自查找不足的过程中交流碰撞、达成共识、共同提高,不断进步。
批评“见事见人”,是对事业负责,也是对每一位被批评者真诚的关心和爱护。然而,有的同志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时,习惯用“我的批评是对事不对人的”作为开场白,仿佛表明讲话者的立场公正,不带私心。殊不知,这样“对事不对人”的批评,是怕引起误解,实则是不敢担当。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见事见人”,提批评意见时就要指名道姓用真实的语言、真实的事例、真实的数字,讲问题、提意见、论危害。
批评者要敢于“得罪”人,不患得患失、见利忘义,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做错的事尤其对做了错事的人直言批评。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批评到点子上、关键处,才能真正帮助他人指出存在问题,便于在今后工作中予以改正。
开展相互批评时,党员干部要敢于敞开心扉,彰显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襟,发扬开门纳谏、从善如流的作风,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抱着对党和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同志负责的态度,敢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主动“拉面子、红红脸、揭短亮丑”,带动“沉心思、出出汗、掏心见胆”,真正把“短”在哪里,“丑”在哪里,说清、说准、说透,把症结指出来,才能从源头上根治一些不治之症,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真正达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效果。(文/三台县教体局 李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