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要实现黄河流域各省市自治区的可持续科学发展,就必须把黄河的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而且,必须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上下真功夫。河南省敢于和勇于在创新发展方面用数据共享打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河南版”,说明河南省已经做好了充分思想准备,并制定了可行性实施方案。河南省的这个带头作用必将在黄河流域和全国产生强烈反响,我们更希望在河南省的积极带动下,黄河流域的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都能迅速行动起来,并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大做文章。而且,一定要精准施策,努力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据人民网2022年7月6日报道,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以数据有序共享服务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部、省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深度应用国家、省、市三级共享数据,赋能黄河防洪保安全体系构建、推动水利管理智慧化等8大应用场景,明确20项专题任务,提升黄河流域(河南段)协同化、智能化治理水平。
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的科学方法对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协同化、智能化治理,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这是不断增强黄河流域两岸人民福祉和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黄河流域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站在新时代的发展制高点,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和提高黄河流域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加大黄河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和依法实施科学管理力度。而且,必须从有利于本地区和相邻省、市、县的可持续科学发展角度,制定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只有胸怀大局,从长远利益出发,才能打破“各扫门前雪”的陈旧思想观念,才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面大做文章,让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要在发展植物多样性和大力发展林果业方面挖掘潜在潜力,并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地区之间的差异之处。相同之处就是要只搞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而且,要因地制宜,科学治理,实事求是,一地一策,不搞千篇一律的形式主义,要把注重实效,为人民造福作为工作重点。只有找准着眼点和落脚点,才能不犯官僚主义错误,才能把坚持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才能时刻把群众眼前利益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放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位。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既要参照长江流域治理的宝贵经验,又要根据不同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制定科学规划治理实施方案,不能照抄照搬,不能让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束缚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在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科学治理的原则,不能让领导一个人说了算,只有组织专家进行反复科学论证,才能让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到重视和采纳。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必须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绝不能让资金投入“打水漂”。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所花的每一分钱,都必须接受依法审计监督。不该花的钱,必须实施严厉问责,并受到党纪国法严惩。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河南版”,必须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大做文章,并做好与其它省市自治区的协作配合,必须在资源共享和旅游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并把不同地域特色充分展现出来,不搞相类似的“重复建设”。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一定要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能相互模仿。只有别出心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才能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才能让百姓赞不绝口,才能让黄河流域的百姓获得更多福祉。
要想实现预期目标,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就必须把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黄河流域治理的行动指南,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去践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为、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进一步提高黄河流域防灾减灾的依法治理水平,把造福子孙后代当作头等大事,并把关键细节作为科学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责任到人,实施常态化依法监督考核,并在依法治理中大力彰显党纪国法权威。
作者:郭喜林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