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
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
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也差,如果抵港时沙丁鱼还存活着,卖价就要比死鱼高出若干倍。
为延长沙丁鱼的活命期,渔民想方设法让鱼活着到达港口。
后来,渔民想出一个法子,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
因为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如此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
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作“鲶鱼效应”!
具体来说,鲶鱼效应就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
其实,用人也是如此。一个单位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就缺乏活力与新鲜感,很容易产生惰性。
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厌倦、疲劳,倚老卖老变成“老油条”。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制造一些紧张气氛,形成竞争氛围。
后来,鲶鱼效应就被人们运用到管理中,也就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实践证明,当压力存在时,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惧者必然会比其他人更用功,而越用功,则跑得就越快。
当员工们看见自己的位置多了些“职业杀手”时,自然会有一种紧迫感,必然会加快步伐。否则,饭碗不保,很可能会被淘汰掉。
这样一来,企业自然而然就生机勃勃了!
有压力才有动力,有竞争更有活力。适当的竞争犹如催化剂,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体内的潜力。
利用好鲶鱼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它在群体中发挥竞争作用,这是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也是企业管理者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
目前,一些政府机构和单位进行的公开招聘和职位竞争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方法可以让人们感觉到危机感,更好地工作。
同样,大多数失败的公司事先都有一些迹象表明他们出了问题,但是即使少数人注意到了这些现象,可又不太在意,没有及时改进,最后导致破产、倒闭。
比如,企业的氛围死气沉沉,缺乏压力和活力,管理松松散散,员工懒懒散散。
而一些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的人得不到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他们要么离开公司,要么被不必要地浪费掉,企业慢慢失去了生机。
鲶鱼效应对企业影响深远,对每个人都是这样。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竞争的压力,就会固步自封,失去上进心,慢慢沦为废人;只有保持一定的危机意识,毫不懈怠、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持久的成长。
作家余秋雨,前半生可谓顺风顺水。
37岁时,就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随即获得首届全国理论大奖,第2年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
40岁时,就被聘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其他头衔和荣誉更是不计其数。
原本,只要他在这个位置上正常做下去,前途不可限量。可余秋雨的心里,却越来越焦虑。
他发现,自己的环境太杂乱了,也太舒服了。每天除了管理工作外,不是应酬就是出席各种活动,几乎没有空隙来看书和写文章。
长此以往,自身的学术水平必将受到影响,恐怕不仅没有长进,甚至还会倒退。
于是,1991年,余秋雨做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裸辞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之后,他孤身走上西北高原,在风餐露宿中,考察中国文化的遗址。
白天,他以脚步丈量大地;晚上,则把一天的经历与感悟记下来。次年,他将写下的文字集结出版,这就是传世之作《文化苦旅》。
这部作品开创了文化散文写作,畅销至今,也一举奠定余秋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杨澜曾说过,万无一失意味着止步不前,那才是最大的危险。为了避险,才去冒险,避平庸无奇的险,值得。
俗话也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活力,来源于竞争,来自于压力和挑战。一个人有压力,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没有危机,就是最大的危险。当人的惰性一旦成为一种习惯,你就已经成为了温水中的那只青蛙了。
所以,人生一世,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醒和警惕,只有多逼自己一把,给自己适量的压力,才能激发最大的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湖南省怀化市委网信办吴展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