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信阳一名网友上传的视频让不少网友纷纷点赞。视频中,这名网友展示了自己的消暑乘凉新地方——信阳市委市政府大院。据了解,夏季来临,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信阳市为民着想,在十多天之前决定拆除市委市政府的围墙,将原先的机关大院改造成了一个开放场所。除了可供市民们游玩,原先单位的停车场也全部对市民们开放。(7月24日《南方都市报》)
在我们的印象中,“围墙围着大院,武警把着大门”是各地政府大院的一个真实“场景”。普通老百姓要想进入政府大院,必须要出示相关证明或证件,并需经过层层盘查,否则不可能轻易地进入政府大院,更别提进入政府办公场所。政府部门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出于安全,乃至保障办公不受打扰的考虑。笔者以为,这其实也无可厚非。
但事实证明,开放政府大院,或开放政府办公场所,并没有导致办公受打扰,更没有出现安全问题。比如:很多地方的政府大院停车位开放共享、政府办公楼里的公厕开放共享,这些“开门”之举,不仅拉近了政府和百姓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双方的关系,而且也体现了政府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此举深受广大百姓的赞誉和好评。
眼下,正值“炙烤模式”,气温飙升,天气炎热,很多市民纷纷寻找“纳凉点”消暑纳凉,有的到商超、车站、书店,有的到河滩、公园、广场,这些地方挤满了纳凉的民众。一些政府部门,包括爱心人士,也纷纷通过提供“免费茶水”“爱心冰箱”“消暑药品”等方式,给予民众更多“高温关怀”,这无疑让广大民众感受到了炎炎夏日里的一份“清凉”和“舒爽”。
此次,河南信阳市委市政府“开放”政府大院,把政府大院当作市民的一个“纳凉点”,供市民游玩、散步、聊天,这无疑也是一种 “高温关怀”,既彰显了民生温情,又体现了亲民情怀。
笔者以为,政府大院成市民的“纳凉点”,可谓是好处多多,这既让市民多了一个消暑纳凉的新去处,真切地感受到了政府的一份“清凉”,又让市民第一次近距离地走进神秘的政府大院,感受到了政府亲民、爱民的情怀。同时,这也无形之中拉近了政府干部和市民之间的距离,使政府大院成了一座“连心桥”。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也让政府成了广大市民心目中的“亲民政府”“爱民政府”。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期待各地有更多的政府部门不妨多多借鉴和学习信阳市委市政府“开放政府大院”的好做法,把政府大院的大门“打开来”,让更多的市民在政府大院里或纳凉,或聊天,或游玩,或停车,从而让政府大院不再成为市民眼中的一个“熟悉的神秘场所”。
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通讯员:廖卫芳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