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兴 中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门,承担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但由于资金、疫情等综合因素,近来地产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拖累项。更有部分观点认为,随着中国人口增速放缓,叠加老龄化程度提升,疫情前的地产销售规模将难以为继,甚至指出削减20%的房地产规模恐将成为疫情后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常态。
未来,中国房地产销售规模究竟还剩多大空间?
中国住房短缺明显缓解,但距“舒适”尚存距离
从中国当前住房总量来看,过去住房短缺的现状已有缓解,但也并不算充裕。在“七普”(2020年)统计时,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间数才刚刚接近于1,而城镇人均突破了1间房。
来自央行调查统计司数据也表明中国居民住房短缺已初步缓解。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户均拥有住房为1.5套。伴随着住房拥有率逐渐饱和,中国居民住房条件在持续改善。从“五普”(2000年)到“七普”,中国居民城镇户平均住房建筑面积由不足70平方米/户提高至超过100平方米/户,增长约50%。
“七普”时期,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大体上能够接近、但还未达到舒适标准的下限,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距舒适标准也还有一定距离。
此外,目前中国住房面积整体偏低,空间错配较为突出。
从国际上来看,相同人口密度之下,中国人均住房面积明显偏低。中国人均住房间数约为1.2间/人,也明显低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居民的居住条件未来还有不小改善空间,这也为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留下伏笔。
此外,中国住房存量的结构错配问题也较为突出,表现为不低的住房空置率水平。对住房空置现象,过去的视角集中于住房保有情况不平衡,但住房空置本质上多与住房区域错配有关,即购房需求无法在居民的居住地得到充分满足。
房地产未来仍有约15亿平方米潜在需求
虽然中国住房存量规模已然较大,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很突出。因此,居住条件改善的空间依然存在。
首先,中国城市化进程仍在进行和深化。相较于发达经济体的相似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水平依然有待提升。而中国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和常住人口之间也存在显著割裂,两者逐步弥合会释放出一定的需求空间。
其次,人口向大城市集中趋势将会进一步延续。不论是以第一大城市人口占比看,还是以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群人口占比来看,中国都要远低于发达经济体水平,而人口集中会进一步凸显住房供需矛盾。
再次,中国每年住房更新的需求同样不小。根据“七普”数据,中国只有不到30%的家庭居住在修建时间10年以内的住宅中,且仍有35%左右的家庭居住的还是上世纪修建的住宅。分地区来看,东部住房比中西部更老旧。
最后,随着中国结婚人数下降,生育率降低,中国家庭规模也在不断缩小,“七普”相比于“六普”(2010年)时期,一人户占比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一人户和二人户家庭逐渐成为主流。
我们对中期(到2025年)住房需求空间测算结果表明,若相对保守估计,每年对应的住宅面积需求约在13亿平方米,若乐观估计,仍有约17亿平方米的住房需求。而根据中性假设,房地产每年仍有约15亿平方米的住宅面积需求,这意味着地产的销售规模在2025年前依然能够维持,不至于出现快速滑落。
成都渝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网络宣传办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