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科技 >

再生塑料专家陈友武转:废塑料回收再利用如何实现(二)

2017-12-15 | 来源:网络
小字号

研究作者指出了3个关键问题。

1、增容剂 传统塑料的回收必须在经过分类后才能回收,这增加了工作量和费用。塑料,是由大分子组成的,所以大多数相似的分子材料在加热时不混合。研究的重点是寻找能够促进不同类型塑料混合的物质,即增容剂,使它们能够一起被回收利用。找到一种适用于所有聚合物的相容剂是理想化的,科学家指出目前的技术要求每一种塑料混合物都有量身定制的方法。

2、催化剂 化学回收涉及使用催化剂分解塑料来得到小分子的产品。研究人员说:“高能源成本阻碍了这一过程。研发效率更高的催化剂工作是关键。

3、不需熔融的回收方法 更具有挑战性的是开发不通过高温熔融处理便可以回收聚合物的方法,例如热固性塑料和弹性体(橡胶材料)。研究人员说,对于任何潜在的解决方案,关键是材料的性能不受影响,以使其更容易回收利用。对塑料进行多次使用和循环使用而不会丧失性能是研究的一个公开挑战。

废塑料回收的现状与迫切性 废旧塑料难易降解,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愈加明显,亟需正确处理,尤其是近年来国家一直积极推行环保治理,对于企业排污以及垃圾的处理上紧抓严防,塑料行业更是环保的重点关注对象。据统计,我国每年废塑料产生量约三千万吨,再生利用量达到两千多万吨,占我国塑料消费量的30%左右。废塑料回收利用在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工作和创业机会,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查显示,伴随再生塑料产业的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再生塑料产业正在向着高质量、多品种、高技术的方向发展,再生塑料市场环境已经初现规模。在纺织、汽车、食品及饮料包装、电子等领域都可以看到再生塑料的身影。 的确,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工作起步早,已经收到明显效益。但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和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再生塑料行业的问题与建议 而且多年来,我国对于废塑料行业一直采取的是温和的治理手段,治理和关停也只是小范围进行,期望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每次的小范围治理只能让一小部分企业引起重视,进行转型升级,提升塑料再生工艺,减少污染,并不能触及根本。

对此,宁红涛给出建议: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联营等方式,加快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规模化发展;促进资源、能源集约化、梯级化、高效化利用,提高利用水平;共享基础设施,降低投资强度;促进污染集中处理,便于污染控制与监管;促进废塑料高值化利用;提升再生塑料产业竞争力。 总之,塑料工业的发展在给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导致大量的废旧塑料垃圾不断产生。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已成长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型环保产业,同样作为环境污染重要源头的废塑料行业,已经到了不转型不行的地步。

南充新必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宣 摘自网络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签约15个项目71.5亿元!民权第七届冷博会开幕
  • 研究:一种基因突变可助推肺炎链球菌产生耐药
  • 一种纳米材料,以99.99%高纯度领跑行业
  • 政策助推智能网联汽车“驶”向万亿级产业赛道
  • 美国医生第二次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给患者
  • 新型电力系统需加快关键技术创新突破
  • 国内首条L4级别自动驾驶智慧高速应用在即
  • 若“一车一桩”,小区扛不住:新能源私家车充
  • 全球首个基因工程菌团体标准在浦东发布
  • 科技人物 |汪应洛 | 做心怀“国之大者”的大
热门排行
  • 1张雨:科研腐败部长怒 后果是否真严重?
  • 2以勤奋和智慧造就“长生不老”
  • 3屠呦呦喜获诺奖,科学界仍需努力
  • 4苗凤军:神十飞天再扬国威
  • 5唐杰强:人才支撑 夯实中国科技创新之路
  • 6郑勇:留下高科 腾飞未来
  • 7科研经费漏洞亟需制度补台
  • 8河北蓝领发明家成功三部曲
  • 9顶天立地是科技战略的关键
  • 10科技部:科研经费应真正全部用于科研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