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科技 >

美科学家成功培育出微型人类肝脏

2010-11-11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美国威克弗里斯特大学浸礼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获得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在实验室培育人体可移植肝脏,尽管该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却对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他们利用人体肝脏细胞成功地制造出像人体肝脏一样功能健全的微型肝脏,接下来,他们将观测当这些肝脏器官移植之后是否会延续其功能性。


处于“整体器官脱细胞”过程的肝脏组织


胶原质“支架”与源自人体肝脏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将培育新的肝脏组织


使用人体细胞完成“整体器官脱细胞”过程的肝脏


  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在10月31日波士顿美国肝病协会年会上进行公布,它将为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解决可移植肝脏来源紧缺的现状。同时,这种在实验室培育的肝脏还可用于测试新型药物的安全性。

  再生医药教授和项目主管沙伊-肖克博士说:“这项最新研究的实验可能性让我们非常兴奋,但当前它还仅处于初级阶段,在为患者带来福音前还需要克服许多技术性障碍。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一次性为移植患者培育数十亿个肝脏细胞,还必须确定这些培育器官是否对患者具有安全性。”该项研究报告第一撰写者佩德罗-巴普蒂斯塔(Pedro Baptista)博士称,这项研究首次证实实验室内可成功培育人体肝脏细胞,我们希望一旦这些器官移植之后,它们将能持续发育,维持基本的功能。

  据悉,为了培育这种器官,科学家使用一种中性清洗剂将动物肝脏上的细胞清除,这一过程叫做“整体器官脱细胞”,从而仅剩下胶原质“支架”或者支撑结构。之后他们使用两种人体细胞(被称为“起源先驱”的未成熟肝脏细胞和连接血管的内皮细胞)来取代这些原始细胞。

  这些细胞通过肝脏内一系列更小脉管的大脉管引入肝脏支架中,经过整体器官脱细胞程序,这些脉管仍保持完好状态。接下来这种肝脏将放置在一个生物反应器中,该特殊装置可为肝脏器官提供恒定的营养和氧气流。

  该肝脏器官在生物反应器放置一个星期之后,科学家将记录人体肝脏组织的不断发育过程,并大量地观测在这个培育器官中细胞的生长状况。此前,利用动物细胞培育肝脏的能力早已证实。然而,是否能够成功培育功能健全的人体肝脏仍是一个疑问。

  研究人员称,当前的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新型整体器官培育技术,它不仅为治疗肝脏疾病带来福音,而且对于肾和胰腺等器官的培育也至关重要。威克弗里斯特大学浸礼医学中心的科学家都参与了这一项目,同时他们还研发恢复器官功能的相应细胞疗法。未来生物工程肝脏还可用于评估新型药物的安全性。巴普蒂斯塔强调称,这更接近于人体肝脏器官的模拟药物新陈代谢,这在动物实验体却很难实现。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签约15个项目71.5亿元!民权第七届冷博会开幕
  • 研究:一种基因突变可助推肺炎链球菌产生耐药
  • 一种纳米材料,以99.99%高纯度领跑行业
  • 政策助推智能网联汽车“驶”向万亿级产业赛道
  • 美国医生第二次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给患者
  • 新型电力系统需加快关键技术创新突破
  • 国内首条L4级别自动驾驶智慧高速应用在即
  • 若“一车一桩”,小区扛不住:新能源私家车充
  • 全球首个基因工程菌团体标准在浦东发布
  • 科技人物 |汪应洛 | 做心怀“国之大者”的大
热门排行
  • 1张雨:科研腐败部长怒 后果是否真严重?
  • 2以勤奋和智慧造就“长生不老”
  • 3屠呦呦喜获诺奖,科学界仍需努力
  • 4苗凤军:神十飞天再扬国威
  • 5唐杰强:人才支撑 夯实中国科技创新之路
  • 6郑勇:留下高科 腾飞未来
  • 7科研经费漏洞亟需制度补台
  • 8河北蓝领发明家成功三部曲
  • 9顶天立地是科技战略的关键
  • 10科技部:科研经费应真正全部用于科研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