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社科 >

中年人到底如何练太极拳

2020-08-10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谈及“养生”,多数人会认为那是老人的事,退休以后才需要考虑。然而事实上,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疾病缠身”,因此,养生应从中青年开始,抓住重点,防患于未然。(人到中年需保养肠胃 中年养生从这几个习惯开始2016年08月25日08:16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可以说,不是二年前,意外发现自己上七楼都气喘,我也不会学习太极拳等,而且二年多日夜苦练不停。如今,才知道应该如何学太极拳等,确实走很多弯路。

“大姐,《陈小旺太极气功桩》可以测出身体疾病。昨夜,我在中山公园练这个桩功中的‘开合与升降桩’时,发现双手手心奇痒。”这是上午,我在值班期间发给外省太极老师一段话。

说真话,二年来,我对网或跟身边人学不少功夫,唯一让我吃惊的都是《陈小旺太极气功桩》与《八段锦》,其他功夫均没在我身上发生奇异现象。比如:大致七月中旬,我在与仁义街码头本市武术健身协会姊妹们早上练《八段锦》‘左右开弓射大雕’这个动作时,发现左手鱼际穴宛如蜜蜂蜇的感觉,很痛很痛。事后研究获知,属于肝火与肺部火太旺,采取喝绿豆汤立刻根除这个潜在的疾病隐患。

与之前,在码头或其他地方练《陈小旺太极气功桩》浑身出现气感不同。昨晚,我大致7点进入公园。先练几套健身气功,最后练《陈小旺太极气功桩》,按习惯一个桩默300下,而这次到“开合与升降桩”。我的左右手掌心宛如猫抓一样难受之极,赶紧收功。

“苏广田副主任医师根据您的身体,双手掌出现了剧烈瘙痒症状的表现情况,考虑是湿疹或者是身体过敏性皮炎有关引起的皮肤表现,有必要到皮肤科进一步确诊以后才去抗过敏,健脾利湿等药物进行调理治疗,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海产品,以及接触过敏性物质。”通过上午值班,研究获知上述信息,意识到属于早晚习武出汗太多,又用湿毛巾擦身子,导致身体过敏性皮炎,才让左右手掌心宛如猫抓一样难受之极。问题是其他功夫,包括万步走都无法发现这个身体隐患,为何《陈小旺太极气功桩》能发现呢?!

不瞒各位,通过二年多日夜苦练不少太极气功套路,无意中发现《陈小旺太极气功桩》与《八段锦》能预测到我身上潜在的疾病问题。比如:第一次,学会《八段锦》我从汉江游泳上岸,晚上练到“摇头摆尾去心火”这个动作,一下子晕倒在地,吓的朋友们计划把我送到医院治疗。

岂料,还没到一医院大门口,我又好起来了。事后,我也是分析查找原因。意识到大脑存在中风前兆的风险问题。通过三个月相应体能训练,也是不治而愈。

至于《陈小旺太极气功桩》也是我学太极拳第三天,无意中对网自学会的。那时候 ,很神奇,比如:我问本市黄会长站桩默念300下,身体出现电击感觉没有,对方回答:没有。而我第一次学会,一个桩默念300下,浑身宛如电击。问题是我对网立刻能学会《陈小旺太极气功桩》,而二年多 对网却学不会一套陈氏太极拳。

包括我也反复问过 不少身边练过《陈小旺太极气功桩》的老师们与拳友们,一概回复,站多久都身体都没感觉。而我不是身体出现气功,都是其他。到底是什么导致的呢?!看似陈小旺这功夫,极其普通,无非《无极桩》《开合桩》《升降桩》《弓步桩》《虚步桩》。似乎这套功夫与我特有缘分,无论我采取自然呼吸,还是腹式呼吸,还是逆腹式呼吸,几个每一个桩默念300下,气感都会从左右手虎口散发全身上下,舒坦至极!

不过,昨夜,左右手掌心出现了剧烈瘙痒症状还属于第一次。“人到中年以后,体内的阴气开始增加,阳气逐渐消退,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随着阴气的增长,身体里面积累了许多过剩的浊物,即中医所说的水毒、湿毒、脂毒、痰毒、瘀毒和气毒,学会排出这些阴毒,才能为体内阳气争取生存的空间。(2016年05月06日08:53 来源:环球网—生命时报)”显然,我下一步练太极拳重点都是要解决人到中年必须排出体内6大毒的问题。

与其他拳友不同,我信仰马列主义,我业余习武都是冲着强身健体,其他目的均无。本来,同事请我下午替她值班,后取消,我又去茶馆研究一会儿吴阿敏大姐的《吴氏太极拳十三式》,因为我答应北京吴式太极拳传人,等我研读结束已故的吴氏太极大师王培生书籍后,开练《吴式太极拳37式》。结果,研读结束,我意识到应该从吴氏太极创始人创的最基础拳法《吴氏太极拳十三式》入手,学习吴式太极拳好一些。

不过,单独看吴阿敏大姐的《吴氏太极拳十三式》课件,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比划比划动作,意义不大。好在河南大学一位武术教授文友给我发系统性资料,让我分四段自学这套《吴氏太极拳十三式》传统的太极拳。下午,我反反复复学习第一个课件,确实受益匪浅。

我敢说,不是河南这位文友赠我这套资料,靠我记的王培生读书笔记,是无法学会吴氏太极最基本的技术动作的。比如:王培生书籍中,没写过的吴式太极拳基本步法中“正步”与“隅步”的区别等基本功。包括吴阿敏课件,也没解说的一些动作的细节问题,而河南拳友课件,都一一解说到位了。

二年多,无意中乱练太极气功,把我身体锻炼强悍无比,什么疾病都没后。也是考虑到底如何练太极拳等?!比如:昨天,我手腕子一硬,删除本码头以外所有拳友,并且退出不少大群。也是觉得必须潜心修炼太极拳才是出路。

也不是我对其他拳友有什么意见,而是我嗜好谈我们码头老师教的如何如何好,久而久之其他码头都会吃醋。酷似我删除外地同行一样,本来我嗜好每天在中央媒体刊点我们系统经验,久而久之外地系统同行们,都误认为是否我在给他们压力,也不利于和谐。故一删了之,好一些。

再如,删除几个喊我一起写过书的领导们,也是这个原因。十九大后,再喊我帮他们代笔写书籍出版,给我经费都会成为难题。

而我的思想境界,还没达到“雷锋”地步。故不给报酬,再喊我业余写书,我也不会当“抢手”了。久而久之,也是矛盾重重。故一删了之,好一些。

与其他参与“全国第五届‘万步有约’职业健步走”的走友们都不同,我计划把健步走融入太极拳健身中去。比如:今早,我5点从机关大门口沿着北京路——秋风路——沿江大道——仁义街太极码头。我分段不间断,走了要走,确实走出不同的韵味。比如:从机关大门口到张光年广场,我按老河口市武术健身协会吴元萍会长,龚桂芝副会长手把手传我《猫步》(也即是吴式太极拳走法)沿着盲道一直走到秋风路口。

然后,我从秋风路口一直到沿江大道交叉口,采取形意拳《趟泥步》走法,也即是两脚一条线走法走的也是浑身舒坦。接着,我采取倒着走, 边走边摄影大雾中的水岸新城风景。一直走到滨江广场。

接着,我干脆顺着江边按公园洪大哥传授我的《武当仙鹤步》走法,宛如仙鹤一样,一直走到仁义街码头为止。看一看,我的手环计步数,三个健身处方达标不说。等我返回机关值班,万步的任务,一大早都完成了。我敢说,全市,乃至全地区,包括全国,都没我这种太极万步走法的,而且是沿着汉江河健步走。

扯来扯去,到底中年人应该如何练太极拳?!先说明中年范围,按教科书说法,30岁到59岁,也就是说距离老年我还有十年。十年到底应该如何练太极拳?!其他人咋练,与我无关。起码我如今心里有数了。先是要安心跟着码头吴元萍,龚桂芝大姐等学扎实,码头现有的太极拳功夫。

彻底融入这支码头太极队伍,要与老师们、拳友们同步共振的前提下,研究码头太极拳暗藏的养生文化。之外,按照自己套路对网自学其他传统流派太极拳,深入研究太极健身文化技术。至于本市任何高手或大侠们喊我,一概回绝,以免与码头我们老师们教的冲撞。既然落户码头,那么在我心目中,必须树立我们老师是最牛的价值观,否则无法学会她们的技术。

至于其他码头有何想法,我也不去考虑。继续按自己风格去探究太极健身之术,提升个人身体素质,这个才是我要考虑的大事。

(张俊杰 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磨溪小学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劳动技能大比拼
  • 四强化全面开展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 扎根乡土谋振兴 实干绘就新图景
  • 为实干担当腾出广阔空间
  • 基层减负:别让口号成空谈,需实干见真章
  • 加大文化建设力度
  • 观音九义校开展防性侵安全教育活动
  • 会龙初中举办庆五四、迎六一校园艺术节
  • 磨溪小学圆满举行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
  • 以“演”筑防
热门排行
  • 1让陪伴式的“第二种医生” 走入“寻常家”
  • 2铁路大复工,做复工企业的榜样力量
  • 3人民网:积极有为与灵活适度 共助经济平稳
  • 4张吉怀高铁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 5换届工作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 6万众合力才是防疫的一剂良方
  • 7非法聚集增加香港疫情风险,必须依法严惩
  • 8让廖俊波的“实干”精神在新时代闪光
  • 9禁标“零添加”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守护”
  • 10杜绝“带病提拔”,换届气正风清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