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翻开微信与患者互致“早安”问候,是郑许芹开启新一天的标准模式。她,是一名特殊的“医生”。与院内医生不同的是,就职于一家医疗服务机构的郑许芹被称为“第二种医生”,是一位“重疾医疗管家”,为癌症等重疾患者提供各种就医咨询。(7月30日《新华网》)
在国际上,医生都会进行等级划分。不同等级的医生在执业方式上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在日本,医生被分为三种,第一种属于指令性医生,根据自己的诊断而开处方,不会对患者进行过多的解释;第二种属于是解说指令型医生,就是对第一种医疗方案提供解说,消除患者心头的疑虑;第三种则属于陪伴式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痛苦,患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提供医疗参考和咨询,寻找适合患者的最优治疗方案。
以此为参照,国内“重疾医疗管家”式的“第二种医生”,有点像日本第二种和第三种医生的结合体,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强大的专业团队,为那些重疾患者提供全面、优质和精细的医疗咨询,既破解患者因医疗素养不足盲目就医的瓶颈,又消除恐慌情绪造成的资源浪费,让患者更具备专业的指向和路径,让他们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又能有效维护正常的医疗资源,减少个体医疗成本和负担,在就医过程中找准方向和出路。
此类似于家庭医生的角色,但又比家庭医生更专业,提供的服务更加周到。在国内,由于全科医生数量的严重短缺,再加上个体专业支撑度的不够,在公共医疗资源不足的语境下,市场化介入的“第二种医生”的出现,很好的填补了医生等级划分的空白,让医疗服务市场更加多元,并最大化满足个性化的需求。重疾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医疗负担很重,压力也不小,个体支付的成本也非常高,相比于普通患者而言,无论从心理上、情绪上还是专业上,都需要获得全面、详细、陪伴式的就医咨询服务,让他们及早采取最适当的就医方案。
每一个重症患者,由于个体性差异,在医疗方案上并不完全相同,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何种治疗方式需要建立重疾管理。很多患者之所以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或未能采取最好的救治方案,或救治效果未能达到最佳,有多重因素,要么因患者信息不对称、专业素养不足的茫然无措或病急乱投医,要么找不到最好的医疗资源,要么囿于认知欠缺而未能有效配合医生治疗。看病的第一步往往决定了最终的治疗效果,一方面,患者要深入了解自己的病情,才能学会看病并积极配合医生;另一方面,医生也只有高效精准掌握了患者的需求,包括家庭收入的状况等,才能实施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治疗,治疗效果才会得到更好的彰显。
由此不难看出,如果说第一种医生是“看病型”的,那么第二种则属于“咨询型”,他们不一定会看病处方,实施手术,但他们能够提供业务咨询,成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第一种医生最重要的补充与辅助。有了第二种医生的介入,第一种医生的治疗才会更加精准和高效,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也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安慰情绪、帮助就诊、治愈焦虑,让深陷重疾的患者获得鼓励、得到慰藉、感受尊重,第二种医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难看出,“第二种医生”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过却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第二种医生”的出现,体现了医疗服务个性化和精细化,是医疗服务升级的必然要求。加快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和市场化程度,通过医疗市场的专业化细分和服务的个性化,让“第二种医生”更多的涌现,能助推医疗行业发展,并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幸福感。
(唐伟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交通局四楼派驻纪检组)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