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治国》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可见,经济建设为兴国之要。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必胜之心,拿出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屈服的大无畏革命气魄,勇当先锋,敢打头阵。”近来,四川自贡市大安区就启动了百名干部驻企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通过“1名县级领导+ 2名年轻干部+3个专家人才团队”方式入驻企业,在生产销售、手续办理、金融服务等方面各显本事,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这就为打造一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硬核干部队伍提供了实践论和方法论。
善于“谋篇布局”,精准制定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瞻远瞩、定位精准的发展规划,这就需要培养培养一支善于“谋篇布局”的干部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站得高、看得远”还得“俯得下身子、迈得开步子”,时刻把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基本特征,深入实际调研,把准地区经济发展资源禀赋,找准发展定位,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谋划一批发展动能足、资源配置优、市场竞争强的产业。同时巧妙布局,建成科技性高、创新性强的现代化园区,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迈开步子”,还得了解地区经济发展中梗阻及特点,再“抬头”明晰国家宏观政策,“量身定制”出适宜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扶持政策。
抓好“招商引资”,巧招妙促地企联姻。有了发展规划,健全配齐基础设施,养好了“梧桐树”,就要去引来“金凤凰”。这就要求领导经济建设的干部队伍切实抓好“招商引资”这一重要环节,不仅能将家中的“梧桐树”了解得透透彻彻,也要当得好“月老”,牵得好“红线”,巧招引得“金凤凰”芳心暗许“梧桐树”,促进“地企联姻”。当然了,这个联姻不是乱点鸳鸯,而是要根据发展规划,在生产发展资源、发展需求等方面相匹配,引进适宜地区发展的企业。只有二者“品性合”,日子才能过得长远、过得红火。
加强“服务管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个地区引得了企业来进行发展,还得做好后续的服务管理。那么,服务管理企业的干部就须本领强、专业硬。如果企业是正待呵护的“花朵”,要能“茁壮成长”,最需要的就是干部队伍带来的“阳光雨露”。一方面,要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水平,让企业办事快捷、办事方便。推进“政银企”合作,提供“对路”的金融服务。协助企业招才引智,引导传统企业扩能技改,提质增效。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降低企业水电气等生产要素成本。另一方面,需培养在“安全”、“环保”领域专业性强的干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与环保工作的责任主体意识。在优化营商环境与加强管理中,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总之,地方企业是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干部队伍的中坚作用。当前,受疫情以及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只有打造好了这支硬核的干部队伍,才能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随时在引领企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为实现真正的“富民”保驾护航!
(文/陈利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临港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