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吃好不剩饭菜,这样最好。”8月17至18日,记者作为不速之客“突袭”走访了在蓉多家机关单位食堂和提供公务会议用餐的宾馆饭店,直击公务人员就餐情况,实地调查机关食堂和会务用餐是否执行厉行节约要求?有无食品浪费现象?调查发现,多数食堂就餐者都积极践行“光盘行动”,但在宾馆饭店举行会务活动时的用餐环节上仍存在浪费现象,培养勤俭节约习惯仍需下功夫。(8月18日 四川在线)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众所周知,餐饮浪费常与大操大办、违规吃喝等享乐奢靡之风问题相伴相生,如果不坚决制止,则会导致“四风”抬头,直接影响从严治党的成果。为此,四川在线记者通过“突袭”走访,发现“光盘”行动已被多数职工所接受,但会务用餐依然存在浪费现象。如何在“培养勤俭节约习惯”上下足功夫,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常态,全国各地有了许多别开生面的尝试。
开发互联网系统进行“精准”监督。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湖南省纪委监委依托省“互联网+监督”平台,探索开发公务用餐监督子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对公务用餐行为实行精准监督,推动解决机关事业单位违规公务接待和公款吃喝问题。这样的监督系统,就像城市里的交通“天眼”,能自动生成唯一的“网控单号”,作为公务用餐事项的“身份证”和公开凭证,涵盖公务用餐详细信息,方便快速准确查询。这样,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接待做到真正的“不留情”,能较好地规避监督管理中的“人情”因素,提高监督的精准度。
培养特约监督员进行“常态”监督。针对县域面积大、各乡镇分布远的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纪委监委发挥特约监督员、村监察信息员探头作用,采取周报、月报等方式,对党员干部浪费现象开展常态化监督。这样的形式能够补齐互联网系统监控不到的“短板”,也适合像四川这样的许多偏远山区。但是,这项常态化的监督工作,培养好优秀的特约监督员和村监察信息员尤为重要。他们将用不同的方式对辖区内的各种餐饮浪费现象进行监督、搜集、上报,容易实现偏远地区“全覆盖”,让各类隐蔽“四风”问题无处藏身。
组成联合工作组进行“强化”监督。为进一步强化监督,重庆市北碚区纪委监委与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抽调力量,组成联合工作组,全面强化对餐饮浪费等问题的监督检查,对全区开办食堂的各部门、各街镇、各企事业单位开展清查。四川在线记者也建议除了宾馆饭店需在会务用餐服务上进行规范外,还要加快研究推动设立机关用餐监督员的办法。因此,只有将清查行动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结合起来,由“公款吃喝”挖掘出一些“幕后”乱相,才能从根子上铲除领导干部的餐饮浪费问题。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机关单位要走在前、做表率。”四川省直机关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总体看做得不错,但是还有个别地方和个别人做得不够好,存在浪费现象。这样的现象其实不仅是四川,而是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的问题。“‘光盘’尚未实现,各位仍需努力”,在这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常规战斗中,机关干部“知行合一”“带头躬行”是关键。各级监管部门当结合实际情况,以丰富的“监督”形式,杜绝餐饮浪费从机关食堂开始,继而引领出全社会厉行节约的好风尚。
(文/黄自怀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关口实验学校)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