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一直是我国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相应文件、政策,开展“光盘行动”等,大力整治浪费行为,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虽然近年来取得一定成效,但餐饮浪费现象依然存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坏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而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正如********说的那样: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让人痛心。而今年,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旱灾、水灾、蝗灾的共同冲击下,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尤为关心,多次进行强调。
近年来,我国粮食实现连年丰收局面,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自2010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但我们还应认识到,虽然我国粮食供应丰富,但我国的食物资源却远远少于世界平均水平。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方面,我们要未雨绸缪,加强粮食生产的自我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防微杜渐,拒绝餐饮浪费行为。
杜绝餐饮浪费,提高认识,加强道德引导是根本。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要从根源上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道德层面的正面引导。餐饮浪费行为属于个人思想品质方面的问题,从立法的角度来讲,很难进行量化,只能通过伦理法、道德法去进行引导、纠正。从监管层面来就看,需要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范进行处罚。当人们觉得餐饮浪费是一种压力的时候,才是人们认识得到提高的开始。
杜绝餐饮浪费,加大宣传,营造节俭氛围是保障。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当前,我们社会的节俭文化相对缺失,科普宣传教育的范围仍有待进一步扩大。将勤俭节约的意识根植于内心,外化于行动:自助餐时做到适度取餐;摘菜洗菜时避免浪费,培养节俭的消费意识,不攀比,到饭店吃饭若有剩余打包带走。同时,要积极监督身边的亲朋好友,及时制止浪费行为。与此同时,餐饮业小份菜,免费打包等服务也要不断创新。
制止餐饮浪费,我们一直在路上。
(韩秀玲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黄各庄镇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