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崭新靓丽,生态宜居;村落鳞次栉比,错落有序;道路干净整洁,宽阔交错;产业多种多样,兴旺发达;村民生活恬静,幸福美满”。这是描述当前农村新貌在朴素不过的词语了,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为给打造新农村填足前进动力,在全党上下营造出了一股“城市包围农村”的正气之势,形成了城里的干部向农村转移、城里的资源向农村倾斜、城里的资金大力扶持农村能量风。正是组织对农村的重视与关怀,使得农村面貌不断的改变、不断的在前进。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九大报告的这一论述对新时代干部的工作方向作出具体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干部必须要面向农村、以农村为重,并充分运用新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来造福农村,同时也点明了新生力量是搞好新时代农村工作的不二法宝。
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各级党委要把关心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加强长远规划,健全工作责任制,及时发现、培养起用优秀年轻干部。”作为最接地气的基层组织,我们更应该要深刻贯彻落实总书记的用人指导,充分在运用优秀年轻干部上下好功夫。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善用新人,就要用“年龄”上的新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干部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血液,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继承人,肩负使命、任重道远,青年干部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适时提前帮助其进入角色。在农村工作中,要想给基层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就必须要给年轻人创造机会,让他在平台上绽放年轻人的光彩。不应把年龄作为考量干部是否成熟的因素,尤其是在基层,年轻人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农村工作内容繁杂,常常面临一人多岗、一人多职的挑战,很多时候都需要强健的身体素质和灵活多变的处突能力来应对各种工作。反之,年龄较大的干部在这方面的工作优势就不是很明显了,所以调配农村干部年龄结构比例显得非常重要,农村工作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审核把关,也还需要年轻干部的冲锋陷阵、敢闯敢干,其二者是相彰得益。所以说使用年轻人在基层主要岗位上,既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也是顺应当下农村基层工作的时代需求。
善用新人,就要用“领域”上的新人。所谓领域上的新人就是跨界的人,意味着他在A领域有一定的成就以及收获之后,又向B领域进军。这样的人才,因为他已经在某一领域有成功的经验,所以较普通人而言,他们身上的资源更加丰富,他们做好一件事情的成功率更高。在农村来说,这样的人才常见于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乡贤等,且新闻也不时报道出致富带头人以“村支”两委带头人的身份带领村集体走向富裕的消息。最为广泛宣传的要数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白沙镇芭蕉林村党支部书记赖玉梅同志。她通过流转土地,开辟茶场取得成功后,又引进金桔种植并发展成为该地区最具规模化的产业。正是她的大局意识和家国情怀,在她产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后,毅然愿意去担任一个不起眼的党支部书记,并迅速带动辖区群众跟她一起发展生态茶和金桔产业,帮助群众把土地收入翻了几翻,她希望在她的带动下,能够使更多的家乡百姓拜托贫困,走向富裕,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我一个人富不是富,全村人一起富才是富”。赖玉梅书记的成功,给农村基层工作的选人用人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赖玉梅”,事实也证明,他们这样的垮领域人才是助推新农村前进的有力推手。
善用新人,还应综合兼顾。在用新人的同时,还应兼顾看实绩选人,看作风选人,看大节选人。看实绩选人,就是要以实绩论英雄,让有为者有位置,无为者无位置,不为者让位置,大有作为者好位置,确实把一些干出了实绩产生了效益的人选出来;看作风选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不能让光叫不下蛋的鸡沾光,不能让只下蛋不叫的鸡吃亏,能说会道的嘴皮子客表面上有真才实学,但说得好不一定做得好,一定要对那些能干事、干实事、会干事、干成事而不张扬的人委以重任,用一说大话之人,则浮躁之风益盛;用一做实事之人,则务实之风竞增;看大节选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良匠无弃木,明主无弃士,不能求全责备,要看大节、看主流,若选十全十美之人,实际上是一个也选不出来,甚至连自己也不能入选。
(金愿青 贵州省镇远县尚寨土家族乡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