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名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生在湖南常德火车站跪地救男子无效反遭恶评一事,登上微博热搜。8月23日晚,成都中医药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学校拟于新生开学典礼时授予两名同学校长特别奖,彰显仁爱精神,以此教育广大入学新生。(来源:澎湃新闻网)
救人无效反遭差评,我们无从得知差评者究竟是在讽刺类似事件中家属讹人的现象,还是单纯的以键盘为刀枪,恶意中伤施救者,我们也无从得知该条差评收获的6.1万点赞究竟是出于对“家属讹人”现象的讥讽还是作为旁观者的幸灾乐祸。不过,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和动机,在这样一件充满正能量的事件中出现如此阴阳怪气的声音着实让人愤慨。
“家属讹人”现象之所以广受热议,其原因在于这类事件将人性中“恶”的一面展现在公众视线之中,是在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老人跌倒扶不扶、见义勇为认定难等现象如同一盆冷水,让许多人心中乐于助人的热忱渐渐冷却,继而引发整个社会持久而深刻的担忧与思考。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家属讹人”事件毕竟只是个例,并不是社会的主流,人们心中普遍期待着“救人于水火,解人于倒悬”的英雄。所以,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身影总会被人们交口称颂,讹人者才会被舆论口诛笔伐。
其实每个人都清楚,医生不是神,所以在和死神争分夺秒的战斗中并不是每次都会胜利,如果因为医生没有抢救回病人就对医生横加指责,那么这样的指责是无理且无力的。正式的医生在面对患者生死时都有力有不逮的时候,更何况尚在医学院进修的学生。我们都能感受到,在这起事件中两名学生对突发哮喘男子的施救行为充满了勇气和担当,虽然她们还是学生,但是医者仁心的精神已然在她们身上闪耀,难道这样还不够吗?
至于施救者因施救失败而遭到家属讹人状况,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实施紧急救助行为导致被救助者损害的,一律免责。这条具体条款不仅是两位学生的护身符,更是见义勇为者的定心丸。
期待社会中多一些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少一些乱嚼舌根的键盘侠。
(翟剑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青年路街道)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