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七夕节,昨晚,我游泳上岸习武时刻,眺望天河,似乎我上报的《太极拳42式》无声随意之作,竟然入选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武协举办的全球太极网络大赛,宛如牛郎织女典故,富有传奇色彩。等我再次看官方《全球太极网络大赛D张俊杰太极拳42 2020年8月23日19:53:25,。再次确认属于我后,想起昨天与一帮好友谈及为何能入选,甚至可能获奖的谜底所在——与我们老河口地理位置等有关。
“你们作家,都是喜欢‘吹大气’,编故事?!凭什么说我们地理位置特殊,一定是你有关系。否则,不会入选的?!“这是昨天,嗜好抬杠的一个哥们观点。
因为历史上,我们老河口与陈家沟同属于南阳郡管辖(宋明地方史有记载),而历史上我们与武当山同属郧阳地区管辖,如今我们属于襄阳管辖。因此,翻开历史方志,都可以发现我们老河口地理位置很特殊。
其二,与新时代我是最一线的党政执政为民的一名中共党员,办事员有关。
七夕,都晓得“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了几万年,时间是相对的,爱情是永恒的,只要两情相悦,岂在朝朝暮暮,哪怕再远的距离,天涯如比邻,海内存知已。”问题国泰民安靠无数个执政党党员干部去带领群众实现这个目标。比如:从我发博客7张我生活习武图片,从1月到如今,我敢说读者们看后,都会感受出我们一线党政机关太极拳爱好者的风采。
第一张图片是二月分,我在本市秋风路疫情户外值班(通宵)天还没亮都在练《太极拳42式》的场景。
第二张,都是我最初在秋风路东头值班的故交——已故的南派木板年画陈义文小广场。
第三、四张,都是我从秋风路东头调到西头值班的——旧飞机居民区地段。
第五、六、七,都是疫情户外值班结束,改为机关大院附近值班后,我去码头习武场景。
“从实体走向虚拟,从线下走向线上”是会展业的一大发展趋势,这是今天一则新闻观点,也是这次全球太极网络大赛的一个特点。
正是基于我来自最一线为民服务的岗位,而且在深夜还依旧苦练《太极拳42式》,并且从冬天一直练到秋天,既圆满完成了本职工作任务,更通过太极拳提升了身体素质。故入选也许与这个有关。
其三,与我文字职业以及打的《太极拳42式》有关。如何解读“武术“与”文化“几个字呢?!”先是“止戈为武”与“木一点激活”,也即是一个真正的习武之人,必须是既要把身体练活泛,又要平息干戈纷争。后是“一人一叉“与”手握匕首“,也就是说,一个真正文化人是宛如匕首一样,去不断给自己刮骨疗伤,在不断否定之否定基础上,继承与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显然,我的职业符合这些条件,而且这套四十二式太极拳吸收了陈、杨、吴、孙式太极拳动作,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动作外形严格规范,气势舒展大方,劲力刚柔相济,速度匀速有变,形成了综合性的特点。
换一句说,面向世界如何普及离不开文化传播,更离不开“武术“内涵与外延的诠释。尤其最一线太极拳爱好者更需要这方面”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通过大赛这个载体,更好地弘扬与普及《四十二式太极拳》暗藏的文化。
鉴于,我苦练二年多《太极拳42式》,又是在汉江码头采取无配乐方式,按照原生态方式去展示的这套太极拳,更是一个最一线文字工作者,凭着对这套拳的理解去打的。综合以上,我觉得也许入选与上述有关。
故等我上午忙完业务,上报本职业务信息后,才写这篇杂文,算是一种自娱自乐吧!
(张俊杰 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