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基层,外人可能觉得在基层时间自由,工作安排比较随性随意,而个中滋味,只有基层工作干部自己体会。近年来伴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确实使基层工作任务骤增,负担繁重,众多基层干部开启了“5+2”“白+黑”的工作模式。造成基层负担沉重的原因除了各项工作都需要在基层落实外,还有迎接各级检查,准备各种档案,填报各种表格,以及开不完的大会小会。
中共中央办公厅强调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近年来,基层减负工作中出现了“数字减负”形式主义新变种,以“数字挂帅”“数字变通”“数字工程”为突出表现。其炮制减负工作假象、增添减负工作负担、干扰减负工作开展,导致公共权力错位、基层治理缺位、政策落实空位。“数字减负”形式主义的产生具有多种原因。“数字减负”形式主义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从权责相当、职责清晰、究责完备、督责有力四个方面为政绩观复位、为责任心补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治理“数字减负”形式主义,关键在于从权责相当、职责清晰、究责完备、督责有力四个方面为政绩观复位、为责任心补钙,在基层减负工作中通过“拔敦实、斥华伪”突破形式主义的瓶颈。
真正的基层减负减得是无用功,增的是办事实效。过去,基层繁琐事务过多,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好每一件事情造成处理业务成果不好,有很多无用功。而如今,通过减负,减掉适量不必要工作,让基层工作人员有更多的精力把应该做的工作做好。开展整治工作不需要“为减负而减负”,其路径必须要清晰,且能体现出实效。
真正的基层减负减得是“文山会海”、增的是有据可依。有的地方为了减少“文山会海”,干脆不开会、不发文,靠人人口口相传,这样造成了基层干工作时无据可依,盲干、瞎干、误干反而适得其反。所以严格控制计划外发文,减少层层配套式发文,提高文件质量,切实改进文风。大力弘扬“短实新”文风,坚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开短会讲短话,讲重点,开管用的会,防止对同一事项议而不决、反复开会才是正确做法。
真正的基层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的是综合优势。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纷繁复杂,又直面群众百姓,从容应对确实不容易。如果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只向基层发号施令,要表要数据,隔三差五进行检查督察,动不动就向基层追责。势必会造成基层工作累,但是没有效果。基层减负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我党在基层实施的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的办法,综合发挥党的政治、组织、制度、思想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推进工作。
(李红 贵州省镇远县涌溪乡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