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社科 >

十万分之一说——人到中年健身感悟

2020-08-31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职业习惯,上班先参与一级大报群内评报后,又与同行合作投出一个本职业务信息后。杂文会博友“人到中年”,切磋健身技术,陶冶情操,提升一下综合素养。

“人到中年,万事休”属于我们汉江民谚,与之前不同,今年49岁的我慢慢感悟出自己一个百姓,确实研究其他也研究不出个名堂,因为”屁股决定位置“,处于百姓位置,或许研究健身才是我出路。故放弃之前熟悉的研究圈子,研究太极气功二年之久后,又意识到这个领域水太深太深了。

到底太极拳起源谁,到底太极拳从何种拳演绎而来的,到底如今太极几个门派,到底应该如何去学太极拳?如此等等,迄今也没搞清楚。比如:双休在茶馆体验民情,无意中发现官方一个说法:太极拳不是张三丰所创,而是戚继光……

顿时,我关注戚继光的32式,琢磨比划几个动作,也琢磨不出如何演绎成太极拳的理由?!与其他拳友不同,我上班第一天都从文,迄今28年之久,嗜好从根源上研究一门学问,而如今二年多,太极拳硬是找不到根源到底在哪里,以至于研究方向不要定盘子?!

不瞒各位,假如不是二年前,无意中跟吴端玉前辈学会北宋一门气功,这辈子也不会与太极拳结缘,更谈不上研究这门学问。

与其他拳友都不同,二年多我是天天都没停止过研究太极拳,而且一直思考早晚,尤其晚上如何去练太极拳?!

实事求是说,太极拳在一线普及问题很多,像我这次参与全球网络太极大赛三天朋友圈子投票仅仅70票,足以说明一线城市群众压根都不青睐太极拳。道理很简单,除去我同学、文友、同事(都没练太极拳)票数,我们这座53万人口,一天关注投票的不过十万分之一。

换一句话说,十几万人中仅仅一人真正喜欢太极拳,足见太极拳普及任务多沉重。到底为何群众不喜欢太极拳呢?!个人认为与学太极拳起码五个条件有关:第一,要有恒心。缺乏每天练早晚压腿等基本功的恒心,即便练太极拳也会伤害自己身体,或膝盖或其他部位,早晚都会出问题。

第二,要有时间。假如我业余有其他挣钱门路,也不会日夜研究太极拳,会去挣钱去。练太极拳靠“两天打鱼,三天嗮网“也无法真正入门入道,顶多属于比划比划动作,宛如体操一样,意义不大。

第三,心要安静。这也是关键一点,不少青少年与中年,都缺乏这个要素,名利观念太重后,心无法安静。也只有到老年徘徊在黄泉路时刻,才知道四大皆空,才会心态平和与安宁。因此,即便很多人在练太极拳,也无法真正吃透太极文化,更谈不上从心里去热爱太极拳文化。

第四,要善于学习。很多人只会跟着老师去模仿动作,缺乏书本与实践融合研究学习太极拳,更缺乏其他中医生理等学科研究,以至于练一辈子太极拳依旧浑身是病,也无法通过太极拳治愈。

第五,要敢于质疑。这一点很关键,“一人一太极,一人一世界。“太极气功之妙,都在这一点上,缺乏质疑,谈不上考证与创新。

不妨列举一个实例:到底一个中年男子学太极,能不能劈叉问题?!二年前,我无意中误入本市太极拳队伍,都说:“俊杰:之前几十年都没锻炼,人到中年劈叉搞不得,不少人都伤住身子骨了?!“

问题是我研读古拳谱却写着,不会劈叉,都无法真正意义练太极拳。因为太极拳都是靠腰胯转动带动全身运动的,如何劈叉呢?!当时,教我的太极老师们也示范大致动作,而我通过调研不少拳友(半路出家)的都练伤筋骨了,而我不攻克劈叉这难关,无法练太极拳,咋办呢?!

我先研读《人体生理书》搞清楚劈叉要涉及的人体部位构造,而后想出一个妙招——每晚抱着公园古树,慢慢劈叉,大致三个月都可以横劈叉了。

第二个基本功,如何压腿过头顶,也是让很多人一辈子头痛,练不会,如何走巧呢?!假如按我身边传统教法,苦练五年才可以腿过头顶压腿。而我又是三个月,攻克这个难关的。

与其他拳友不同,我属于一个百姓,练功场地都是公园码头等野地,压根都防护举措,缺乏智慧是不敢练这种绝活的。我又没按身边老师教法,而是研读人体生理构造,涉及压腿穴位等搞清楚后,又想出一个奇妙招数——常规练法从下往上去练压腿,而我先爬上树,再从上往下慢慢站立,慢慢中大致三个月,我能从上往下压腿,达到压腿腿过头顶档次。

类似网上少林基本功课件与武当基本功课件等,都是按我自己方式,都练到位了。练着练着,我意识到无论太极拳,还是气功,必须吃透人体知识,否则都是瞎折腾,迟早会练出问题。

比如:一旦研读中医等人体书籍后,什么玄乎说法都不攻自破。

像我天天晚上也没按我网上课件去练,也能达到网上课件谈的效果。譬如:《太极五行掌》,从我对网学会第一晚都闭着眼睛一直练到昨晚,缘何要闭着眼睛去练呢?!因为我习武地点,本市中山公园正门枇杷树林边,又是一大帮在健身器压腿唠嗑的群众,又是我身边一些比划太极拳,又说又闹的太极爱好者们。晚上,7点左右公园路灯一亮,男那女女晃荡来晃荡去,都会让我无法入静,谈何练太极气功呢?!故闭着眼睛,一切都无法干扰我。

另外,除方位,动作要领大的与网上课件一致外,呼吸我放弃逆式呼吸,也是考虑公园人杂,万一冷不丁遇上干扰我的群众,不至于伤住我的元气。

接着,我每晚练的《太极五行拳》也如此,问题是缺乏中医五行八卦理论,再比划也是体操,不是气功,无法演绎出气功效果。

说实话,我目前练的气功属于最低档次,以意导气,顶多浑身气感涌动而已。比如:对着古树练散手,也达不到少林高手一掌可以坎掉一个树枝等地步。

谈及打树,需要给拳友普及点科普知识,不少身边老师劝我:“俊杰,打不得树,我师哥都打坏身子骨了?!“可以说,自从我晚上落户本市中山公园一年多,我反复琢磨研究过一些打树的群众,我敢说,确实按他们打法早晚会摊上大事。比如:先要扎马步,后考虑是高血压从上往下打树。低血压患者,打法反之。五脏六腹没毛病的可以实心掌去打树,而有问题的注意掌涉及问题穴位,不要与古树挨着。如此细节,都没考虑过,也在日夜打古树健身,岂不可笑?!

通过二年多研究,我发现人体三个部位需要注意,像手掌、脚掌与耳朵,它们汇集人体所有穴位,练不好会出事的。可以说,几个看似简单压腿、打树等基本功,学问都如此多,更何况太极拳一招一式,不去深入研究,盲目苦练,咋行呢?!

我敢说,太极气功等武术,绝对是生命科学,不是打打杀杀,武夫之举,而是一种文化,传统养生文化。

与其他成功人士不同,我始终属于一个草根百姓,始终宛如一个沙子,在最一线工作与生活,也无任何地位与财富可谈。但是,我既然习武,必然会按我的思维去探究探究,更会通过武术健身,否则我何必早晚苦练太极气功呢?!

总之,我属于我市万分之一中的一个真正太极拳爱好者。故我会深入研究下去的。

(张俊杰 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磨溪小学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劳动技能大比拼
  • 四强化全面开展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 扎根乡土谋振兴 实干绘就新图景
  • 为实干担当腾出广阔空间
  • 基层减负:别让口号成空谈,需实干见真章
  • 加大文化建设力度
  • 观音九义校开展防性侵安全教育活动
  • 会龙初中举办庆五四、迎六一校园艺术节
  • 磨溪小学圆满举行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
  • 以“演”筑防
热门排行
  • 1让陪伴式的“第二种医生” 走入“寻常家”
  • 2铁路大复工,做复工企业的榜样力量
  • 3人民网:积极有为与灵活适度 共助经济平稳
  • 4张吉怀高铁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 5换届工作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 6万众合力才是防疫的一剂良方
  • 7非法聚集增加香港疫情风险,必须依法严惩
  • 8让廖俊波的“实干”精神在新时代闪光
  • 9禁标“零添加”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守护”
  • 10杜绝“带病提拔”,换届气正风清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