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摊经济”成为家喻户晓的的热词,特别是在许多年轻人口中,都会听到。由于受新冠肺炎影响,许多店面没有生意甚至是无法开门营业,整体经济严重下滑,所以发展地摊经济是基于当前国情、社会的需要,既可以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趋势平缓上升,而且它更是一项见效快、助民生、促就业、扩内需的好方法。
发展地摊经济,需“放手”于群众。对于当前情况下,地摊经济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成本低,没有转手费,没有装修费,没有租金压力,没有雇佣员工的工资压力,只要有手艺、只要有头脑、只要肯干都可以着手去做,人人可上手,人人可摆摊。据此,政府应给出支持,各部门更应协调加快各项证书办理时间,杜绝慢、拖等问题,也可以设立专门的窗口方便地摊经济摊主办理证件,杜绝寻求无门或办理过程过于繁多的现象,政府更不可因难管理,怕麻烦而任由地摊经济无规矩发展。
发展地摊经济,需“放”“管”并举。地摊经济有好有坏,而对于城市而言不足之处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普遍的占道扰乱交通、垃圾遍地影响城市卫生和市容市貌、夜间声音过大而造成扰民、食物品质和安全无法保障、消费纠纷等问题。所以各地政府在贯彻实施中央政策—发展地摊经济之时,要正视问题所在,更要适度“管制”,适时调整管制方式方法,切不可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囧境。只有从两者入手,二者并举,才能在拉动消费的基础上更好的管理这些“囧镜”。
发展地摊经济,需因地制宜,因城施策。近日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就地摊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措施,比如成都市的“五允许一坚持”及其升级版、黑龙江省住建厅提出的便利地摊经济“十二条”、广东省广州市出台的“三原则一条件”等都为各地发展地摊经济给出了有力的保障。但是,我们却不能照搬照用这些措施,毕竟每个地方的民情风俗不一样,地域条件也不一样,就算是一个省份也还有各县市情况不一。所以出台各项措施必须要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精准制定可行性措施方法,才能激发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以促进经济平稳回升及发展。
(罗玉碧 贵州省镇远县尚寨土家族乡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