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口气给报刊提供一个业务言论稿件后,又杂文会儿歌作家刘畅与导演曹振峰,谈点体会。
“小雨点,把琴弹,黄瓜听了笑开颜。头上戴着小黄帽,倒着挂在架上边。悠呀悠,随着风儿荡秋千”,作者比我年纪还大的儿歌作家刘畅这首《小雨点》引起我的关注。
说实话,中老年人能写出童真需要一种生活的雅趣。“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出于生活。”任何时代,都不乏写生活的高手,像已故的李白也是《静夜思》都是例证。
与我一样,步入中年嗜好研究武术健身的曹振峰博文之一《少林小罗汉拳》我也比划几个动作,要不是学竞赛套路《太极拳42式》,早比划完了。
其实,上述两位好友都是热爱生活人士之一。
类似身边热爱生活人,更是不胜枚举。比如:前天早上,我微信摄影分享在汉江码头三棵树独自唱歌的白发老太太,八九十岁,又是戴着眼睛看着歌谱,又是对着麦克风独自陶醉在歌曲中,那股子幸福的味道,令我羡慕不已。
“老弟:眼镜是否灌水了?!可先在水中涮一涮。”昨晚,我在汉江游泳与我对话这位大哥,要是了解他真实经历,也会被他热爱生活而折服。
“兄弟:前边,那个小伙子很专业,自由泳不费力气都游很远。”
“是的,吴局长,对方可是武汉游泳职业教练。”这是上述靠岸与我对话前,我与吴局长对话观点。
与对方相识,也是在汉江码头,他见我游泳不专业,主动教我一些技巧中,获知他是武汉职业游泳教练。遗憾一场疫情,他返回本市,失业了。
换成另外一个人会很郁闷,而他依然乐呵呵在汉江游泳,免费教我们技术。
说真话,步入中年,有时候不想抱团,嗜好独来独往。不是图其他,而是觉得一个人安安静静工作与生活,都很幸福。无论上班,还是业余,都不想节外生枝。
对于本职业务,属于轻车熟路,像几乎天天可以在总局媒体刊系统经验。下班,嗜好研究武术健身,更喜欢不受规制。之所以,晚上不与公园其他拳友切磋技术,根子教太极的老师不一样,打法细节不同。难免人传人,惹事生非。包括删除我如今练的码头其他拳友也是这个原因,并非我对谁有意见。
看似都是练太极拳,而大家信仰不同,素养不同,年纪不同,性别不同等,导致观念不同。明白人知道切磋属于精益求精,糊涂人都认为相互诋毁,都会惹事端。故我除了教我太极拳的龚桂芝老师喊我外,其他人喊我搞活动,一概婉言谢绝,也是这个原因。
说真话,凡是教过我的太极老师都是好老师,对我都很不错,值得我尊敬。问题人与人不同,自然能力也存在高低之别,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比如:龚桂芝老师之所以与我投缘,根子在于她与我一样嗜好研究太极拳的细节,也是一个真正的太极迷。
大凡投入事业的人,必然为人处世缺乏方圆之术,一门心思琢磨业务去了。比如:“小张:周末,能不能腾出一点时间去李家染坊。”“我有的是时间,关键没车,我骑着自行车赶你们小车,不现实啊?!”这都是周末我们姐弟对话观点。
她修正我《太极拳42式》也如此,直截了当,让我能够一下子明白动作的核心技术。比如:四十、左揽雀尾1.转体落掌:重心左移,右脚外撇,上体右转;两拳变掌,左掌前伸,右掌向下划弧至腹前。之前,我细节上一直都是右掌向上划弧至胸前。通过她反复示范细节,我意识到这一点我确实搞错了。
类似很多,迄今为止我依旧在琢磨她修的细节建议,慢慢打磨自己这套太极拳。
写到这儿,我敢说龚桂芝老师也是热爱生活的人士,否则不会坚持几十年习练太极拳,更不会如此教我们新手太极拳。
(张俊杰 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