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许多地方都在集中整治"庸懒散慢虚粗"等干部作风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广大干部牢记初心使命,认真服务群众,但是在便民服务岗位,部分干部办事态度差、怕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仍有出现。“为人民服务”是党永远需要实践的课题,解决好广大干部态度作风、立场方向、行为准则问题,才能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端正的态度”产生“良好的作风”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从“人民万岁”的高呼,到“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执政理念,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关系。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以无法服务人民的公务员,是没有职业生命价值的。读懂了这个出发点,也就找到了落脚点。要改善干部的工作作风,开展好服务群众的工作,就必须得从端正工作态度开始。必须清楚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服务,面对群众不要将个人情绪带入到工作当中去,将群众作为发泄口;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是解读者,面对群众频繁的问题能够保持专业的素养,态度良好细心解答;是为群众办事但也是群众的一员,能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设身处地真正为他们解难事、办实事。只有认真把每一件关系民生的实事小事做好做实了,才是干事干事作风的真正转变,才能真正当好人民的公仆。
“坚定的立场”确定“正确的方向”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时代呼唤,显示的是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这也是广大干部工作的立足点,必须坚持毫不动摇,一旦动摇,我们将偏离前行的方向。不管是“吃拿卡要”还是“不拿不要也不办”的工作作风,都是与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持续奋斗目标,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保持定力,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才能始终朝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目标方向前行。
“扎实的行动”创造“辉煌的未来”
在便民服务岗位上,有的人可能会对同事细心回答一个群众的问题嗤之以鼻,或是对自己因一时懒散对群众“打太极”不以为然。许多人都会以为这只是工作当中的一件小事,然而事实告诉我们,也许一个“打太极”,就会成为许多矛盾的导火索。因此党和国家对干部“慢作为”、“不作为”、官僚主义问题“零容忍”。为人民服务,是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精神,把服务好每一位群众、办好每一件“小事”作为工作准则,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不利于群众因素一一去除,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拥护。人民是时代的阅卷人,国家的未来在于人民,只有坚守为人民服务的立场,时刻端正态度,不断改进作风,以扎实细致的行动,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创造辉煌的未来。
(文/贾渔梅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白鹿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