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出行,不可太任性,技术再好,也要守规则。《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个人驾驶车辆时,不得随意变道、穿插、加塞等。文明出行,人人有责。(9月19日《信息时报》)
眼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性。近年来,各地交通事故频发,这虽然与汽车的不断增多和道路拓宽跟不上等有着一定的关联,但交通事故的真正“罪魁祸首”其实就是我们司机自己,是我们司机的开车“陋习”造成的。不是吗?有的司机自恃开车技术好,边开车边接打手机,且一打就是大半个小时;有的司机开车时“一心多用”,竟然边开车边手机聊天,或看视频;有的司机开车时“小动作”不断,不是边吃东西边开车,就是一下喝水、一下抽烟;加之,有的司机还不遵守交通规则,超速、超载、闯红灯、逆向、加塞、变道、穿插等等,有的司机甚至还公然“抗法”,依然酒后开车。一些司机有如此多的开车“陋习”,这也就难怪每年各地会有那么多的交通事故发生了。
司机改掉这些开车“陋习”到底有多难?笔者以为,这并非什么难事。开车时不吃东西,难吗?开车时不“一心多用”,难吗?开车时不接打手机,难吗?开车时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不超速、不超载、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加塞、不随意变道、不穿插,难吗?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难吗?相信,很多司机都会说:“不难”。
可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些司机就是改不了这些开车“陋习”呢?笔者以为,关键还是一些司机自身的安全意识十分淡薄使然。有的司机心存侥幸心理,以为开车时打打手机、吃点东西、聊聊天、超点速、超点载、偶尔闯下红灯,甚至喝点小酒,都不会出事。殊不知,侥幸是没有保证的,万一出了车祸,轻了就是残废,重了就是没命。难道人的生命可以用“侥幸”来担保,来“下注”吗?
因此,笔者以为,每一位司机都应改一改自己开车的“陋习”,不做与开车无关的事,不做违反交通规则的事,要做一名守规矩、讲文明的司机,以确保出行平安无事。
总之,一句话,司机开车远离“陋习”也是一种“文明驾驶”。
(叶金福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