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等8部门,集中开展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强化规范管理。
越是牵动全盘,越要重视“键盘”。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全国网民总数已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直播经济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网络直播中带货乱象、虚假流量、不当广告等乱象丛生、不容忽视。由国家网信部门牵头,针对违法违规网络直播平台开展专项整治,遏制行业乱象,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是促进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推动器”,有其必要性。
经查,“虎牙直播”“斗鱼直播”等10家网络直播平台存在传播低俗庸俗内容等问题,未能有效履行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直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直播内容、知识产权、消费权益、行为不当等多个层面,涉及到直播平台监管和运营、主播表演展示的监控和引导。这就需要网信部门积极进行专项整治的同时,还要探索实施分级分类管理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带货管理规则。
直播平台提升自身的商业价值是无可厚非的,但并不是通过无缝穿插广告、****低俗等内容来“吸人眼球”,各直播电商平台中,甚至有主播引导消费者绕过平台私下交易的情况。这对消费者来说,自身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根本无法通过第三方平台来进行申诉。一方面,这就要求直播平台需要分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群,对商业化进行平衡。如,上网课的直播频道就应杜绝一切广告的插入,明文规定广告的内容、展播时间等。另一方面,网络空间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从来都不是法外之地。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要得到保障,需要国家网信部门提升执行力,要遵循国家网信办指导属地网信办原则,依法依规约谈,视违规情节对相关平台分别采取停止主要暂停新用户注册、内容更新、限期整改、责成平台处理有关责任人等处置措施严厉处置。
用“声音”维护网络直播安全。在维护网络直播安全这场“人民战争”中,不能单单依靠国家网信部门、公安部门等采用法律和技术手段进行监管、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不是旁观者,要以主人翁的意识全面参与进来。面对涉及****低俗、诱导购物、虚假宣传等网络直播,我们要及时跟网信部门进行举报、发出自己的“声音”,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积极鼓励平台打造正能量直播。网络直播生产成本低、技术门槛低、传播速度快,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为什么我们不能合理用好其优势呢?可通过“直播+教育”“直播+公益”“直播+扶贫”等模式,如,抖音平台上的抖来助力活动、贵州省黎平县的七仙女直播带货等,在积极传播风土人情、风俗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群众享受到了网络直播带来的发展红利,诸如此类的正能量直播才是能长远发展且值得相关平台推广的,应给与鼓励。
(唐杰 贵州省镇远县委组织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