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的形象不仅体现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和能力作风的优劣,更是体现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忠诚、干净、担当”是党员干部理应具备的品格。
一要忠诚,就是在党言党、心中有党。一名党员干部过得硬,首先是对党忠诚要过得硬。不讲忠诚,一切归零。作为受党多年教育培养的干部,必须在大是大非面前知进退、明得失、懂取舍,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时时事事处处按照党章的标准要求自己,检验自己,鞭策自己,不管到什么岗位,不管走多远,都要坚持理想信念宗旨高标准,守住党的纪律这条“底线",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
二要干净,就是清正廉洁、一尘不染。只有个人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办事的硬气。干事是最基本的职责,干净是最起码的准则,不干事肯定误事,不干净迟早出事。大量案件表明,腐败分子的人生经历和发案缘由虽然各有不同,但故事却惊人地相似。贪腐行为一般有四个“标配":一是专横跋扈的工作作风,自己一手遮天,说一不二,不顾一切揽工程,力排众议上项目,乾纲独断用干部。二是过从甚密的商人,双方勾肩搭背、暗通款曲。三是不守本分的家属,贪腐父子兵、收钱夫妻档、寻租兄弟连、助贪亲友团现象频现。四是势利相交的“小圈子”,把团团伙伙与友谊混淆,交一些酒肉朋友、势利小人。对此,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引起警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否则“出事”是迟早的事。
三要担当,就是牢记责任、恪尽职守。看一个党员干部是否称职,首先是看其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精神,在困难面前敢不敢抓、在矛盾面前敢不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不敢闯。当前有五类“为官不为”现象必须高度警惕。一是明哲保身,不敢干,有的干部担心多做多错多担责,甘当“太平官”、“滑头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二是能力不足,不会干。有的干部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以老眼光看待新问题,以老经验应对新事物。三是无利不起早,不愿干。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礼不敢收,饭不敢吃,有的干部就报怨要求太高、纪律太严,该做的事不去做,能做好的事不认真做。四是升职无望,不想干。有的干部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站”,工作热情减弱,进取意识淡化,偷懒耍滑,脱离组织监管。五是三心二意,没心思干。有的干部“一家两制",前门当官、后门经商,表面干的是公家的事,心里整天想的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如果说贪污腐败是阻碍发展的“拦路虎”,那么“为官不为”则是延误改革、迟滞发展的“绊脚石"。责任必须担当,事业需要实干。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最终必将被人民所抛弃、被时代所淘汰。
(王梓哲 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