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这看似舌尖上、饭桌上的小事,实则是关系国计民生、千家万户的大事。我国人口多,基数大,如果每人浪费一点,最终就会汇聚成一个巨大数字。同时,餐饮浪费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
据媒体报道,全球每年约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每年总量达到13亿吨,直接经济损失达到7500亿美元。而此同时,全球76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人口面临粮食短缺。我国每年同样有3500万吨粮食被浪费,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据统计,我国大型聚会食物浪费率达到38%,学生盒饭三分之一被扔掉。中科院曾经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如此巨大的浪费,触目惊心的食物浪费,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所投入的水、能源、土地以及生产资料等被大量无效消耗。
一、营造文明用餐的社会氛围。近年来,各级大力倡导“光盘行动”,这一行动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也在各餐饮企业得到了较好的普及,“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与真正的“少浪费”“不浪费”还有很大的差距。“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每个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在实际行动上还得需要各级部门和餐饮行业加以引导和规劝。一是大力倡导理性消费,让每个人都做到限量点菜,多少人吃多少饭,对多点菜的餐饮企业实行劝说提醒制度。二是大力宣传节俭传统。“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要通过线上利用数字媒体,在朋友圈,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广泛宣传,线下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餐桌上摆放提示语等形式进行重点宣传,让广大群众重拾节俭之风,重塑节俭之德,使得人人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
二、制定厉行节约的有效措施。
目前,国家消费升级,餐饮业在疫情之后重启之路打开,一方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餐饮业浪费现象的监管。通过行政手段,对浪费多的餐饮企业实行警示管理,对警示后不更改的实行罚款或停业整顿以至取消营业资格处理。要加强餐饮企业的行业管理,发挥各类协会作用,让他们自主管理,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制止浪费的自觉性。同时,要对机关事业单位加强管理,进一步落实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开展好监督检查,提高落实效果。
制止餐饮浪费,操作终端落在每个人面前的一碗饭、一盘菜上,这是在宏观概念下实现“微操作”,最考验工作落细落小落实的执行能力,因此绝不能坐而论道,要拿出细致耐心的态度去实践、去改进,打通从农田到餐桌之间影响节约粮食的每一道关卡。而从粮食变成米饭端上桌前的“最后一米”,可以说是环节最多、可操作空间最大的一关,在这“最后一米”里精打细算做足功夫,对制止餐饮浪费而言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铭于心,践于行,方能成于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必须落在切实可行的精细化举措上,决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要环环相扣,久久为功,下真功夫动真格来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封玲 贵州省镇远县都坪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