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中秋、国庆即将来临,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节日既是陪伴家人的幸福时间,也是对党性修养的一次大考。那么,如何守住中秋和国庆这个重要的节日点,防止“节日腐败”,和家人一起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双节,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谨慎回答的考卷,而做好这份考卷的答案就是:廉洁过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持续保持狠刹“四风”的高压态势,从治理“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到狠刹公款购买节礼等不正之风,正风肃纪取得明显成效。近些年来,各地明目张胆大吃大喝、公车私用等问题明显减少。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风整治也绝非一日之功,要真正实现“廉洁过节”,还需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性意识,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守廉洁本色。
“廉洁过节”要加强党性修养。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德的基石。加强党性修养对于每一个党员来说,都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因此,在节日期间,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改进思想作风、生活作风,要主动摒弃过节就要聚聚和过节就要有礼物收的心态,要时刻把党的规则制度记在脑子里面,落实到行动上面;要牢固树立廉洁过节的意识,带头遵规守纪守法,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廉洁过节”要绷紧纪律之弦。一直以来,“礼尚往来”都披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少数党员干部就是在似是而非之中模糊了正常交往与违纪违法的界限,越过了纪律的高压线和法律的红线。种种教训,尤其要引起党员干部的高度警惕,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一定要提醒自己廉洁自律,不越红线,坚守底线。因此,在节日期间,党员干部要主动“清理门户”,不该参加的活动和聚会要一口拒绝,对不该收的礼物要马上退还,时时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时刻保持警醒、明辨是非、远离诱惑,处处要用纪律和法律约束警示自己,坚守纪律红线,始终系好廉洁的“安全带”。
“廉洁过节”要树立良好家风。“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家风不正,就容易滋生腐败。很多腐败,往往都是从“枕边人”开始的。因此,每位党员干部要自觉带头规范家人的言行,要时刻对自己家人,在思想、情感上给予正确引导,经常向家人宣传党的纪律和政策法规,帮助家人在对待有利益关系人的“小意思”和“糖衣炮弹”要避而远之,一旦发现家人有不好的苗头出现时,要及时制止,给予批评指正,树立良好家风。
总之,节日廉不等于平时廉,一时廉不等于一辈子廉。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岗位当“考场”,以人民为“考官”,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认真书写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服务人民群众。
(作者:陈宇宇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