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社科 >

冯钟云武术与解读贾平凹

2020-10-09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午休起来,回访博友,发现几篇好文章。确实这些文章,给我不少好的启示。

《冯钟云老师谈中国武术》《绝活专访:冯钟云的武术世界》与《贾平凹先生是一条龙》《解读贾平凹》,读一读,里面不少典故与观点能够指导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比如:平凹是“自强”的,他从商洛山中走出,几十年来,挫折多多,打击频频,诋毁总是与声誉同来。平凹屈服了吗?没有。他表象或许柔弱,内心极为刚强。记得是1980年还是1981年,当时平凹还在出版社当编辑,宿舍是楼顶一个窄小的房间,但我却在他的书桌上方看到了“笔扫千军”四个字。那会儿他的创作刚刚起步,而其心志何其雄大高远!我当时的感觉便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平凹取得的成就,让我们看到了“自强”的力量。

这是庞进《贾平凹先生是一条龙》让我最关注的一段文字,说明从文行当想成功离不开坎坷与磨难。处处春风得意,也难以赢得文坛市场。

再如:与平凹交往,能感受到“高深”,但不觉得“莫测”;能感受到“平常”,但不觉得“平庸”。他的“高”不在显摆,在聚气,气又聚人,使人亲近中不能不敬仰。他不伪装,不做作,不矫情,示人的是本来面目,给人的是平民心态,魅力显现于无形,人格彰显于有德。他曾以八个字赠我:“大人小心,圣贤庸行。”与他交往既久,终于恍然大悟:他的所作所为,不正是这八个字的实践么?这是孔明《解读贾平凹》让我最关注的一段文字,说明真实是一个优秀作家的处世之宝。

之前,我研究过路遥与平凹健身话题,通过上面我才意识到路遥缺乏平凹一种抗压力的心理素质与敢于亮真面目的性格。否则,也不会英年早逝。因为人很多疾病来自情绪不会排泄,以至于气血不通畅,引发各种疾病。尤其从文同志,更是需要自我调节,而平凹这方面都是楷模。

“冯钟云是非常传奇的一个人”“ 他上学时候的学费和生活费,靠的是每周打一次拳赚来的。”“如果只练招数,没有内功,根本没杀伤力,练了也白练。关键是练功!”“如何练功呢?并不是那些跑步、打沙袋等等的疯狂体能训练。他说,那种疯狂训练不叫训练,叫自残。比如那些运动员,都是一身伤病。关于散打,同样有这种问题。散打比较实用,短期的训练,就可以见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长期的高强度体能训练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那些练习散打的,过了三十岁,就开始走弱,四十之后,基本都废了。”这是拳友《绝活专访:冯钟云的武术世界》几段文字,假如不是上午反复研究《冯钟云老师谈中国武术》视频课件,我还质疑上述观点是否正确,等我对着课件比划后,立刻也颠覆了我业余习武的观念。

“ 武术的第一基本功是什么,是松静力,放松和安静。放松,第一让你找到自己的好多穴位,第二能避免运动伤害,放松是训练出来的”“传统内家拳是如何练功的呢?两个字:站桩三个字:松定静”以上观点,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苦练二年多功夫,几乎每晚在公园都是练八套传统太极气功桩。

包括疫情户外通宵值班期间,我穿着棉衣制服也要站桩一会儿。因为从我第一次跟吴端玉师父学会北宋气功《紫阳八桩功》后,我都意识到桩功可以治病。比如:《仙姑戏水》属于北宋气功师张伯端《紫阳八桩功》第四桩,第一次模仿吴端玉师父这个动作,我头晕眼花,几乎要跌倒在地。

“小张:《五行采气》的身体柔韧性,还不如我一个老太太,咋行?!”这是二年前,吴端玉师父五一传授我《紫阳八桩功》第一招时,讲的一句话。

当时,驼背与将军肚,加上严重的颈椎与腰椎病等,让我对比八十岁的吴端玉动作,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活不过48岁?!”无意中,意识到自己上楼都困难,加上回忆年轻时车祸等,又想起易经好友给我预测的一些东西,似乎确实活到48岁都是一个问题?!

如何攻克《紫阳八桩功》,我决定从太极拳入手,因为吴端玉师父谈及她年轻时,是太极爱好者等。所以,我二年多,几乎天天都在研究太极气功。主要是练竞赛套路《太极拳24式》《太极拳42式》等。

可以说,太极气功桩与太极拳套路一直分开在练习。而这次,冯钟云老师谈中国武术,一下子让我脑洞大开——两者可以融为一体。

至于其他人如何练太极气功的,我不敢妄言。通过我二年多,按照我的研究方法习武的效果是徒步上金顶,一点都不费力。包括前不久,山西之行,更是不知疲倦。

而且掌握了太极气功疗伤技术,像从古树上《倒挂金钩》跌落地面,也没吃药看医生,都是坚持每晚在公园练太极气功桩,大致15天左右自愈的。从汉江游泳上岸被鹅卵石划伤左腿,也是没吃药看医生,都是坚持每晚在公园练太极气功桩,大致6天左右自愈的。

看似两次意外受伤,属于一个败局,而通过太极气功桩疗伤中,我又意外发现两个值得研究的武术健身话题——人体神经与肌肉问题。比如:第一次,我从古树上跌落地面,臀部神经组织受伤后,无法下腰,其他都正常,都是无法低头下腰。无法练太极拳套路?!

第二次,我从汉江游泳上岸,左腿被划伤后,肌肉组织受伤后,起一个很大包。左边腿单独用力,都很难受。而通过几种太极气功不下腰的桩功,也没看医生,吃药等,一概自愈,效果很好。包括牙痛也是如此疗伤的。

与其他任何拳友都不同,我从学太极拳第一天,都一直做笔记,而且一招一招也是研究过来琢磨过去。比如:即便我能横竖劈叉,每次依旧不到位。宛如能游过汉江,仅仅游几千米都上岸一样。包括书本写的,网上写的,老师讲的,我也要研究研究,到底如何,也不是盲目都去相信。因为我属于中年才学太极气功的新手,像骨头定型,身体变形等,不按照自己体质去习武,一定会伤害自己身体器官的。

比如:《紫阳八桩功》第五桩《托云过海》与少林《金蛇起舞》一样,我缺乏太极基本功功底前,无论我如何下力气,双脚都无法蹲着地面,动作都是无法到位。请教身边教过我的太极老师等,回复:“胯没打开。”

通过二年多苦练,我明白问题出在开始学太极气功时,我脊梁骨变形(驼背)上,与开胯无关。对比我习武前后图片,都会发现驼背与将军肚消失,人格外精神。

如今身体任何疾病,都被我练的无影无踪后,我又在琢磨如何继续研究更多武术基本功。苦练几年武术基本功后,再研究传统太极门派套路问题时刻,遇上上述冯钟云老师谈中国武术。一下子,又把我引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比如:武术有很多力,比如说叫悬浮力,悬着、浮着;开合力,开着、合着;它很多很多力,这个力不是力量的力,是力的状态,比如说我们现在拿起手来往这一搁,放松,放松到什么程度?松而不懈。尤其冯钟云老师示范的《浮按桩》《分离桩》,我都练过,有他谈及的效果。

问题是一直被传统练法,引入一个误区——太极动作都是要慢悠悠,压根没想过按冯老师上述课件慢练快打,付诸于实战。比如:太极是中国的武术里边的超越机制,因为中国武术分三个机制,一个是本能机制,一个是叫仿生机制,仿生机制刚才我讲了,还有一个超越机制,太极和后来王芗斋发明的大成拳,都属于超越机制里边的,比如说一个圆,圆是很难打的,它全是圆,全是旋,我们是先制造一个圆,这是太极,我们先制造一个圆,圆完以后我们再自转,你看圆,在里边自转,就是你在碰我的时候,全是圆和旋,实战太极是合中线的(汇合到身体中线),比如我们这是一个圆,这是一个旋,圆、旋,但我加速度,我加速度,但是练功的时候,就得是这样一点点地找,每个点的这种发放、柔化,它就是一个阴阳,它是一个以柔克刚的东西。上述专业理念观点,对我来说属于一开启武术健身智慧大门钥匙的东西。

二年多,主要是晚上自己独自习武,也是暗合“本能机制”“ 仿生机制”“ 超越机制”这些原理,都是缺乏这种理论高度去指导自己武术健身。比如:同样一个桩功,要是网上听公园靠近孙中山像广场舞播放佛教音乐,立刻都会瞌睡。而听到公园靠近正门跳交际舞的歌舞,立刻都想搏击。要是听到公园健身器附近太极四大皆空歌曲,什么念头均无,似乎都成为天堂一个人物。如此都是“本能机制”。

等每晚练完八套传统太极气功桩功后,再去打古树,或模仿老虎把古树当成一个对手,去虚步桩击打古树。或模仿一个古猿人,把古树当成一只绵羊,马步桩击打古树。如此等等,都属于“ 仿生机制”,而把假山边一对鸳鸯石榴树当成一对横行江湖的歹徒,运用螺旋杠杆力去擒打对方,都属于“ 超越机制”,问题是一直都不懂上述武术理论,也是稀里糊涂在练习。

下一步,如何盘活已经掌握的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竞赛套路《太极八式》《太极拳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八法五步》呢?!我认为,都是要按上述课件谈及的旋,圆、旋,加速度,要提升力度与速度去练。而不是慢悠悠,宛如舞蹈去练太极拳。应该抽取每一个动作,按实战技术去练基本功。真正把太极操演绎成太极拳,而不是把太极拳练成太极操。

还如:1、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2、练的累,都不对。冯钟云把武术打人的招数,总结成四种发力规则:1、利用磨蹭力打人。2、利用对称力打人。3、利用变鞭梢力打人。4、利用螺旋杠杆力打人。如此等等,冯钟云老师谈中国武术这些观点,值得我们付出太极拳气功健身上,去研究与体验,提升自己武术健身的本领。

当然,即便自己功夫上身,也不能去无辜打人,而是强身健体。

步入中年,我不羡慕其他人如何成功,仅仅嗜好研究武术如何健身。喜欢研究,如何把自己身体呵护好,提升体质,在探究传统武术上寻求一种乐趣而已。

严格意义上,我依旧没入门,探究太极气功等,还需要各位拳友多多支持与帮助。比如:过去这几年,我受冯钟云的影响比较大,他的许多观念,我常常分享给朋友,例如:1、练的累,都不对!2、复杂的人没好人,复杂的事儿没好事!3、人要不断的打破惯性!文友这段话,都让我开悟很多。

大道至简,习武从文等均如此。

(张俊杰 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磨溪小学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劳动技能大比拼
  • 四强化全面开展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 扎根乡土谋振兴 实干绘就新图景
  • 为实干担当腾出广阔空间
  • 基层减负:别让口号成空谈,需实干见真章
  • 加大文化建设力度
  • 观音九义校开展防性侵安全教育活动
  • 会龙初中举办庆五四、迎六一校园艺术节
  • 磨溪小学圆满举行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
  • 以“演”筑防
热门排行
  • 1让陪伴式的“第二种医生” 走入“寻常家”
  • 2铁路大复工,做复工企业的榜样力量
  • 3人民网:积极有为与灵活适度 共助经济平稳
  • 4张吉怀高铁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 5换届工作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 6万众合力才是防疫的一剂良方
  • 7非法聚集增加香港疫情风险,必须依法严惩
  • 8让廖俊波的“实干”精神在新时代闪光
  • 9禁标“零添加”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守护”
  • 10杜绝“带病提拔”,换届气正风清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