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之季,喜报又传!继夏粮增产、早稻增产之后,全国秋粮丰收也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
自古至今,粮食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品,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战略,例如,“饭碗论”“底线论”“红线论”等等。进入新时代,再次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由此可知,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是我们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
今年,一方面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粮食进口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受蝗灾和洪涝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世界多国的粮食安全正面临着危险隐患。从国际社会的粮食变化情况来看,对我国国内粮价和粮食购销体系产生影响,还将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造成新的挑战。但从我国的粮食库存来看,口粮供应绝对安全。特别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14281万吨,比上年增加121万吨,增长0.9%,更为重要的秋粮占我国全年粮食比重的四分之三,是全年粮食生产收购重中之重。在秋收之季,秋粮有望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夏粮和秋粮的丰收,提升了全面小康的信心。
特别是今年,作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给全球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挑战,在特殊的年份里,夺取今年粮食丰收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回应当下错综复杂的各类安全挑战。粮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观重要内容和基础,如果没有粮食安全做保障,国家总体安全观必然缺乏有力支撑。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基础,通过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创新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健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着力强化依法管理合规经营等手段,来确保粮食安全,进而保障国家总体安全。粮食的丰收,不仅能解决好全国人民吃饱吃好这个民生问题,还能解决好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在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国际形式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是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遵循。
另一方面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怎样才算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答案就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在国内外的粮食安全的挑战下,我国今年粮食的丰收,不仅为经济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世界粮食贸易链供应链受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牢牢把握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主动权。因此,今年的“粮食丰收”顺应了新时代的要求、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极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形成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推动力。
(作者:陈晓龙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