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居民小周没想到,过人行道竟会掉入窨井,造成手、脚、膝盖多处擦伤。他拨打公共服务热线12345投诉。不到1小时,调解员就联系小周,请他去普陀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调解员和窨井盖业主已在等候,小周当场获赔了医药费。(10月09日 ,人民日报)
一处没有标识的窨井盖引发的看似很小的事故为何在不到一小时就能得以解决?这完全得益于普陀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就一个工作目的——群众怎么方便,就怎么服务。这个工作目的就是对人民至上这一伟大理念的忠实践行。
生于群众,长于群众,必定要惠与群众。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从人民群众中产生,在人民群众中成长,始终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朴实而深情的话语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人真实内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奋斗目标”指明了我们奋斗的目的。党领导的普陀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把工作目的确定为群众怎么方便,就怎么服务就是坚持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群众为方便群众的服务叫好、点赞,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方便群众的服务带给群众的是满满的获得感。群众有难事自己又无力解决,必定需要帮助。此时,政府相关部门就是群众最大的依靠和希望。普陀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正是懂得群众的这一需求,不断改革、整合协调,做到只要群众进了门,服务中心一定有回应。他们为30多名被人聘用绑扎螃蟹脚的女工追回跑路老板所欠的工钱,无疑温暖了女工的心,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紧密了干群关系……
方便群众的服务搭建了公益的桥梁,整合了社会资源。“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一些看似无解的难题,其实需要的就是有资源去承担。普陀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引导热心人士,组建民间工作室,化解新难题。在解决一艘海轮在舟山海域触礁沉没而产生的理赔难以化解的纠纷,就是借助以民间工作室,做通了家属工作,联系到公益团队,资助受难者家属,解决了遗属的具体困难。由此看来,“只要思想不滑坡,困难总比办法多”甚是在理。
方便群众的服务化解矛盾及时,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小矛盾久聚不得化解,常常会演绎出更多更大的矛盾,造成邻里不和,干群不谐。及时化解,常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干群一心,社会祥和。普陀区人民法院把所有民事立案、速裁放到普陀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立案庭庭长马利斌就在中心上班,他说,中心把调解放在诉讼前面,能“调”则“调”,调解员、法官都是简案快调速裁团队的成员,推行调解优先、诉讼断后。这样一来,诉讼案件大大下降。司法确认不产生诉讼费,老百姓省时、省力,还省钱。现在,调解多了,诉讼少了,矛盾及时化解,群众满意了,社会更和谐。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群众怎么方便,就怎么服务,人民群众的生活必定越来越美好……
(作者:朱玉华 四川省江油中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