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今年5月18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开展人大代表走访企业、群众专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6月至8月用3个月时间在全省集中进行。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20余万名人大代表走访群众160余万人、企业近7万家,收集反映问题13万余个,提出建议4万余件。(10月12日 新华网)
“人民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为人民”,各级人大代表除选举产生各级“一府一委两院”外,更重要的是监督相关政府机关的工作,同时深入群众,及时了解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及时收集上报,让百姓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因此,做好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印发的《通知》,紧扣人民群众的困难与解决困难的“对策”,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提到了相当的高度,仅仅3个月的时间就做出了这样的成绩,迈出了“联系群众”工作最坚实的一步。
带着问题“走”,工作更有针对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联系群众的工作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带着问题去“走”,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诉求。特别是今年入夏以来,面临着在疫情持续影响下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经营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实际困难,省人大常委会各副主任身先士卒,先后率队赴各地走访,了解情况,慰问群众,听取意见建议,研究措施办法,形成多份调研报告,并积极协调省、市有关部门解决报告中反映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上下联动,让“走访”工作落到了实处,用真情赢得了一片“民心”。
盯住困难“访”,服务更有精准度。“人民生活无小事”,作为人大代表,精准地了解群众的困难,才能够统筹协调进行精准解决,从而更好地抓住重点服务民生。新闻中的泸州、自贡、巴中等市州在企业复工复产或产品销售等方面存在困难,通过人大代表以“围绕促进群众就业、保障基本民生”为前提的“访”,一边收集问题一边解决问题,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身边事项和民生关切得到推动解决。“盯住”了困难,才能深入了解困难产生的原因、背景,从而精准施策。短短3个月,将9000多个问题进行各个击破,已解决了7000余个,服务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
拿出对策“帮”,决策更有凝聚力。人大代表其实就是一条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纽带”,四川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落实《通知》精神,通过广泛、深入走访,积极宣传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这一“中心”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共识,从而凝聚起共谋发展的磅礴力量。针对企业、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入,拿出决策进行真帮实扶,从经营、交通以及城区群众“买菜难、卖菜难”等问题及时规划解决,有力促进了居民就业、民生保障和市场繁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由选民选出,就应当切实为人民代言,为人民谋利益。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委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各级人大代表责无旁贷。聚焦中心大局、聚焦发展主题、聚焦企业需求、聚焦群众关切,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积极做好‘双联系’工作,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大工作的重点。让“密切联系群众”成为人大工作的常态和抓手,才能切实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推动代表履职再上新台阶。
(文/黄自怀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关口实验学校)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