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只有能力过硬,才能有效应对前行中的各种风险挑战,接稳“兴大任”的接力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七种能力”既体现系统性也具有针对性和逻辑性,反映出一名优秀青年干部成长所必须经历的“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三个阶段。
想干事,政治能力是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干部任用条例》也明确提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作为青年干部,拥有过硬的政治能力则是党对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国内外各种政治意见、理论观点、社会评论蜂拥而至,如果政治能力不过硬,理论水平不够深入,难免会产生思想“缺钙”、言行失准、信仰动摇等深层次问题。面对重重挑战,青年干部必须提升政治能力,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敢于“从零起步”、甘于“坐冷板凳”、善于“以学为乐”,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同时,要始终怀有“人民公仆”的服务意识,“在其位,尽其责”,坚持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做到心中有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着力解决群众最急最盼的问题作为“想干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能干事,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抓落实能力是基础。干部的价值在干事。青年同志既然选择了从政,就要心系万家灯火、情牵百姓忧乐,在能干事中实现人生意义。否则,浑浑噩噩、尸位素餐,既愧对职守,也浪费生命。当前,爬坡过坎、滚石上山是工作常态,对青年干部来说,不能选择也不容逃避,这个时候才感到本领恐慌就已经来不及了。“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能干事”,关键还得平时多调研、敢决策、能落实,这其实也是一个闭环的工作过程。青年干部要想发现问题、找准群众需求,就必须实地调查研究,问需于民,而科学决策就需要对收集的群众需求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从而结合工作目标形成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所以,青年干部必须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一线声音,掌握基层真实情况;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以战略眼光谋划长远,始终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身处一域胸怀大局,全面权衡,科学决断,并以最坚决的态度、最精准的举措、最严厉的要求抓好落。
干成事,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群众工作能力是重点。如果说“想干事”是思想要求,“会干事”是能力要求,那么“干成事”就是结果要求,这也是青年干部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因为“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群众工作”这三种能力是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能力的“短板”,是当前最需要着力提高的能力。“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改革攻坚任务重、困难多、矛盾大、涉及面广,不仅需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青年干部要保持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危机感,勤于学习、敏于思考、善于实践,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升新本领,努力使自己成为推进改革攻坚的行家里手。要提高改革攻坚能力,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消除惯性思维影响,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单位本岗位实际结合起来,破旧立新,以创造性的工作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多到抗疫防汛等重要一线实践锻炼,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凡事想在前面、干在前面;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杨潞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委组织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