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河北秦皇岛,一位老人戴着脏口罩遭司机停车拒载,双方僵持不下,有同车乘客递上新的口罩,老人称没钱不要,乘客说不要钱,老人依旧拒绝,最终僵持了20多分钟,交通一度拥堵,一位男子上前规劝老人,最终老人不舍的下车,公交恢复正常运营。(北晚新视觉)
视频中其他乘客的笑声再配上几句“再不下去,不赶趟了!别耽误大家的时间”听上去让人厌烦气恼。围观者的恶意起哄,将气氛渲染的更加负面,换谁都会心里难受不舒服,如果一开始就有好心人给老人口罩,相信老人不会不愿意要。老人只是戴了脏口罩,也没有选择不带口罩,他既遵守规则,也保持着他的尊严。“我这不是戴着口罩呢!我哪点不对”老人带着哭腔的反驳令人心酸,隔着屏幕的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老人的委屈与难堪。
站在公交司机的立场上,就算是为了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也应该是好言相劝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应该是拒绝老人乘车。司机心系乘客多备几个口罩,遇到个别确实忘记戴或类似这种情况,为乘客提供口罩而不是一味的拒载。
口罩“脏不脏”如何定义?有的人口罩出门前后戴十几次,只要口罩保护的好它都看不出来脏;有的人因为生活环境的问题可能只戴过一两次就使口罩看起来脏,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老人。视频中老人戴了口罩,口罩不存在破损,如果单纯只是老人的口罩有污渍蹭上了灰,也应该不会影响口罩的防疫效果,怎么就被司机拒载了?
与年初亲自为火车上没口罩的老奶奶戴上自己备用口罩的乘警相比,此事件中的公交司机恶劣的态度和乘客刺耳的嘲笑更加令人气愤,他们伤害了老人的自尊心。后来再有好心乘客递上口罩老人选择拒绝,有人说偏执、好面子,其实换位思考我们不难理解老人的不接受。一方面老人和司机闹别扭不服气,另一方面老人的自尊心已经被伤害,无功不受禄,争吵嘲笑后送上的口罩给老人带不来尊重与关怀,只有歧视和高高在上自认为的高尚,老人最后选择下车是他维护尊严最后的倔强。
其实,在双方都没有恶意过错的情况下,应该以和善、尊重的方式解决问题,设身处地多为对方想一想,社会的戾气与矛盾才会越来越少。冰冷的规章制度也需要多一点“人情味儿”!谁都有老去的时候,我们不能打着戴口罩为了大家健康的旗号来欺负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也是别人的父亲,希望社会对老人多一些包容、理解与尊重。
(李雨桐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西葛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