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在近日举行的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大会上,校长邱勇作了题为《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的主旨报告》。其中提到,清华研究生毕业后,更多将人生和事业寄托在祖国大地,国内研究生培养水平和吸引力显著提升。毕业生出国留学比例逐年下降,2019年清华大学出国深造的研究生占比8.4%,本科生占比24.6%。《中国青年报》
看到这条消息,一下就想到了最近很火的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火的是他在浙大任副书记时的演讲,他说他一次到清华工作,清华的教授自豪的对他说清华毕业生近六成都出国深造了,郑强就反问他‘那回国的有多少呢’。没错,出去的多不值得骄傲,回来的多才是骄傲。这也是郑强书记以前提出的“母鸡下蛋理论”,穷人家花大精力养肥的母鸡结果跑到富人家去下蛋。到今天,看到自己的母鸡留在自家窝里下蛋,也就是清华学子愿意留在祖国,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出力,离不开国家自身的强大,离不开党和政府对人才的看重和关怀,更离不开当代学子的思想升华。
各项举措,保障高新人才吃穿住行。随着近几年各大小城市人才引进方案的完善与实施,从薪资待遇,到吃穿住行,再到成家落户、孩子教育等问题,政府都动用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用以保障人才能引进来,更能留下来。
各行各业科技含量增高,企业对人才更渴求。在这个智能化、现代化的时代,不论那个产业,对科技人才的渴求是越来越激烈。每年高校毕业季,各大型企业或新兴企业都会涌入高校,为自己的企业发展“抢夺”人才资源。有了更多能一展才华的就业渠道。高校毕业生选择的方向多了,出国,已不再是优选之路。
国家的崛起,思想的升华。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崛起有目共睹。在经济崛起之后,对医疗、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也随之加大。尤其在教育方面,一步一步的改革,不仅优化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对学生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也加大了力度,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再加之祖国跨越式的发展,当今的强大更是强化了高校毕业生的民族自豪感,不由得也想要加入祖国建设的大军,筑就国人富强民主的中国梦。
这些年清华留学生比例的下降,既有党和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和保障的提升,也有企业对人才的渴望。但更多的,需要自身愿意留在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俗话说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留不住一个铁心要走的人,想当初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家一穷二白,什么条件都不具备,邓稼先、钱学森、梁思礼等甘冒风险也要回国建设。只有自身由心而发的祖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才是科技人才留在穷人家“下蛋”的真正决定条件。
(熊平东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司法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