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社科 >

《太极拳理心得》之说

2020-11-04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上午,与童大哥合作业务稿件刊后,又杂文会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王明柱。

先看拳友简历:王明柱,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15岁起习练太极拳,至今已30多年时间。先后拜过四位太极名师学习太极拳。1996年拜入太极名家张义敬先生门下学习16年有余。 师承:杨露禅--杨健侯--杨澄甫--李雅轩→张义敬→王明柱。著作:《太极拳理心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发行,无疑我王明柱大哥属于一个文化太极人,而且师父也是我们张家人。

“人生来时本无样,匆匆忙忙是一生。15岁起有幸与太极拳结缘,直至今日算起来练习太极拳已有34个年头了,先后得四位老师传授。”无疑,与我一样,属于性情中人,我学太极才二年,仅仅教过我太极的老师都6人,足见师从三人武艺不高都难。

“那时乡下的日子不像现在,物质生活比较匮乏,交通也不太便利。好在当时我的住处离县城也不太远,到老师那里学拳一般都是走去,或是一路小跑。有时为赶时间手里拿着馍馍,嘴里嚼个不停。就这个样子,每天去老师家学拳,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已近十个年头。”读王明柱大哥学拳回忆,我也有同感。

比如:二年前去码头与如今去码头,几乎一年四季都是5点左右迎着月亮徒步去学太极拳。

“张义敬先生是太极拳一代名家李雅轩的得意弟子,著有《太极拳理传真》一书。该书受到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好评,已经多次再版。张义敬先生多年来深居简出,与外界交往很少,在网上更是很难看到老先生的身影。老先生每天写写字,练练功,独享悠闲清静的生活。下面是几张老先生的生活照。”无疑,不是跟宗亲张义敬先生学太极拳,王明柱大哥是写不出《太极拳理心得》的。

因为从图片看得出太极拳一代名家李雅轩的得意弟子张义敬先生是个学识渊博的太极人。

与王明柱大哥一样,我也是一个太极拳爱好者与受益人。比如:“你不是练太极,不要跟我说头痛,自己去练功治病!”当家人调侃之言。让我再次萌发探究太极疗法的念头。

之前,曾模仿少林高僧在本市公园古树上玩《倒挂金钩》落地伤着臀部神经无法下腰。也是通过气功自己痊愈的。

之前,在汉江游泳上岸不小心被乱石头划伤左腿,也是通过太极气功,自己痊愈的。几乎都没去医院看,更没吃药打针等

之前,牙痛也没按医生叮嘱拔掉,而是跟着龚桂芝老师学《太极八式》20天,学会也把牙痛治疗好了。

如今,后脑勺靠近右耳后面疼连续出现2天,通过研究我意识到属于脑户穴、玉枕穴、风府穴受到邪风或淋巴结肿大扁桃体发炎等,依旧计划不吃药看医生,通过太极拳把它给治好。

通过研究发现,白天受了风寒晚上后脑勺痛项强,发热,嗝,淋巴痛(右耳下痛),扁桃腺痛,咽口水特别疼,两手脉沉细弱等病人不少。通过昨夜与今早练竞赛套路《太极拳24式》《太极拳42式》意外发现练的时候不痛,而且按龚老师叮嘱:“小张:一套拳最起码一天要练20遍。”结果,我练9遍,都发现后脑勺痛逐步减弱,几乎要消失了。

“静养灵根,气养神......”这几天,吴元萍会长、龚桂芝副会长给我修竞赛套路《太极拳24式》《太极拳42式》,目的要参加地区太极大赛。仅仅三天,我专心练意、息、松、气、形、神、劲的协调,慢慢意识到太极拳确实能治疗疾病。

连续停止练对网学会的十套传统气功与各种武术基本功,而是早晚按码头老师们要求,一心一意地演练竞赛套路《太极拳24式》《太极拳42式》,各自三遍,尽力让心、眼、身、手、步法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气息通畅后,练的过程中后脑勺痛消失了。

这次,我依旧会像上几次一样,探究如何通过太极拳彻底把后脑勺靠近右耳后面疼风寒小毛病给搞掉。

步入中年,我学太极气功与其他人想法不同,都是把太极拳气功当成我的“保健医生。”至于参加比赛,也是图进一步研究太极气功健身技术,名次等不屑一顾。

假如每次身体出现疾病,通过我业余习练太极气功能治愈都达到我学武术的目的。王宗岳《行功论》提出“以心行气,务令沉着,放能收敛入骨。”可以说,通过二年学习太极气功,我意识到只要内心安定,能一招一式按老师与课件包括教科书去打,都会提升身体素质,抗御各种疾病的袭击。

竞赛套路《太极拳24式》基本过关,剩下都是苦练了。而《太极拳42式》,依旧存在很多瑕疵。比如:四十二式太极拳吸收了陈、杨、吴、孙式太极拳动作,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动作外形严格规范,气势舒展大方,劲力刚柔相济,速度匀速有变,形成了综合性的特点。四十二式太极拳在动作布局上各式太极拳动作有所穿插,第一段以杨式动作为主,外形舒展大方,柔和缓慢;第二段突出了吴式太极拳的手法、孙式太极拳的步法以及陈式太极拳的发力动作特点;第三段以杨式云手为主,兼有吴式提膝攀收勾脚尖的动作;第四段以四十八式太极拳中的第四段为主体,表现杨式特点。上述技法依旧没达标。

尤其第三四段,龚桂芝老师修拳难度很大。昨晚,重点修的是第三段与第四段前几个动作,剩下几个还没修正。我都倍感难度不小。

因为竞赛套路《太极拳42式》,酷似我市特色小吃“大杂烩”,属于几个门派拳的组合,一旦调配不当,浑身打的不舒坦。比如:四十二式太极拳以杨式为主,而“掩手肱捶”却属于陈式中的发力动作。包括“玉女穿梭”虽然吸收吴式的平云手法,但是身型上以中正为主,不做吴式的“斜中寓正”等等。一旦把握不当,不懂手型、步型变化,都会打的“四不像。”

像昨夜,我打的《转身大捋》龚老师都笑的直不起腰。问题出在不懂重心如何过渡,而是转动左右脚。侧重比划双手,而没有按太极拳规则去打。

再如:《二十六、斜飞势》也是没右肩向右倾靠时,劲要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通过身体由肩到肘、由肘到手节节贯串地靠出,身手步协调一致。身体倾斜时,腰没有保持中正,没表现出吴式的斜中寓正特点。

可以说,太极拳属于智慧拳,绝不是大脑简单,靠拳头吃饭的玩意。缺乏明白老师与能反复示范到位的老师教,靠对网比划是很难真正意义上掌握太极各派技术的。这也是码头两位老师修拳,给我的启示。

太极气功是一种感觉,一种状态……未来,还需要继续探究才行。

(张俊杰 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磨溪小学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劳动技能大比拼
  • 四强化全面开展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 扎根乡土谋振兴 实干绘就新图景
  • 为实干担当腾出广阔空间
  • 基层减负:别让口号成空谈,需实干见真章
  • 加大文化建设力度
  • 观音九义校开展防性侵安全教育活动
  • 会龙初中举办庆五四、迎六一校园艺术节
  • 磨溪小学圆满举行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
  • 以“演”筑防
热门排行
  • 1让陪伴式的“第二种医生” 走入“寻常家”
  • 2铁路大复工,做复工企业的榜样力量
  • 3人民网:积极有为与灵活适度 共助经济平稳
  • 4张吉怀高铁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 5换届工作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 6万众合力才是防疫的一剂良方
  • 7非法聚集增加香港疫情风险,必须依法严惩
  • 8让廖俊波的“实干”精神在新时代闪光
  • 9禁标“零添加”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守护”
  • 10杜绝“带病提拔”,换届气正风清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