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何谈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一个政党,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相符了,何谈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全力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多务实、少务虚,要把群众关心的实事做好,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下功夫,努力争当群众的“贴心人”。
思想上放下“架子”。怎么才算贴心?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真正同他们打成一片,群众相信你,与你讲真话,交真心,才是贴心人。在现实工作中,某些干部总是觉得我是政府干部,有一种天然优越感,与群众说话总是高昂着头,在行为上总有谈理论、讲大话、摆官谱的坏习惯。因此,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就要在思想上树立我是人民公仆,只有群众满意,我的工作才有意义的意识,要始终带着浓厚的感情去对待群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交心谈心,倾听群众呼声和诉求,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自觉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力争做到人民心中的好公仆。
行动上迈开“步子”。当下,很多干部每天都在忙于开会、应酬,奔走于上下两级之间,工作中更多的是忙于在文字上的下功夫,很多政策的制定重在从网上获取相关的信息或参照上级的意见,没有注意从实践中获取信息,造成的结果就是政策不接地气,群众不满意。那么如何当好政策制定者,如何获取群众的信任?只有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拜群众为师,才能真正了解群众需求,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因此,党员干部要多走、多看,多听群众意见,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而不是简单的听几场基层汇报、看几篇基层文章,而是要沉到农村、企业、社区去,尤其要到艰苦偏远的地方去,贴近群众心窝,体察群众脉搏,倾听群众心声,才能更好的为群众做好服务。
作风上做出“样子”。作风上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也是干事创业、带好队伍的基本要求,更是得到群众点赞,取得群众信任的基本素质。如果一个干部不愿意让群众向自己看齐,是不能履行好职责,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因为在工作中,只有干部的作风好了,工作才会更加求真务实,才能真真切切解决群众问题。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在作风上做出“样子”,要有良好风范,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要以焦裕禄、雷锋、孔繁生、李素丽、郑培民等同志为镜子和尺子,经常照一照,量一量自己,做到严于律己,以良好的风范率先垂范、作好表率。
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血脉在人民群众,力量也在人民群众。践行群众路线是我党的宝贵品质,也是我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因此,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保持一颗为民服务的公心和初心,时刻将群众利益、需求放在心上、记在心里,用实情、实意、实干服务群众,争当群众的“贴心人”。
(作者:陈宇宇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